期刊阅读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与维度表达关联及其与童年虐待的交互作用
研究发现PRS-ADHD与童年虐待、ADHD症状及成人期情感不稳定性、冲动性和敌意显著相关,并通过童年ADHD症状间接影响成人期维度。成人期情感不稳定性与自杀企图和焦虑障碍相关,情感强度与快速循环和焦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基于机制的暴食亚型分类,跨负性情绪、趋近行为和执行功能的神经行为异质性研究
研究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识别出三种暴食亚型:负性情绪型、趋近型和克制型。亚型在临床和神经生物学特征上表现独特,且独立于暴食频率和体重指数,为靶向干预提供了新依据。
Transl Psychiatry:通过流形学习和网络分析揭示精神分裂症与双相I型障碍的差异性精神病症状
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如意志缺乏)为核心,其症状网络连接较弱;双相I型障碍则分为两个簇群,阳性症状(如偏执妄想)在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且连接更强。意志缺乏与精神分裂症的不良临床结局显著相关。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精神障碍患者纹状体亚区基因表达的性别与区域差异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纹状体亚区转录组在精神病中的性别特异性差异,尤其是NAc的独特表达模式及纤毛信号重构。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夜间弱光通过昼夜节律通路诱发产后抑郁样行为
夜间弱光暴露导致产后小鼠蔗糖偏好显著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伴随昼夜活动节律振幅减弱及夜间活动量减少。脑内5-HT和BDNF水平下降,且与节律参数显著相关。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ADHD与儿童晚期大脑成熟度及青少年早期情绪调节的关联
儿童晚期的brain-PAD可独立预测青少年早期更高的表达抑制水平,而ADHD症状无显著贡献。青春期状态和非ADHD精神药物使用也影响表达抑制,但brain-PAD与认知重评无关。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血清素分泌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认知与精神功能研究
11%的血清素分泌性NET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词汇流畅性受损,20%的患者存在精神障碍,但重度抑郁症患病率较低(3.8%)。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负性情绪
集成机器学习模型能有效预测SMI患者的负性情绪,AUC达0.72-0.79,GPS变量为关键预测因子。个性化集成方法通过整合跨个体信息,较单一模型显著提升预测性能,且行为-情绪关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经颅直流电刺激靶向 pre-SMA 对强迫症患者抑制功能的调控作用
从临床视角看,pre-SMA作为连接运动规划与认知控制的关键枢纽,其调控可能打破OCD患者“强迫-焦虑-缓解”的恶性循环。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炎症在抑郁和焦虑障碍、情感及认知中的作用——基于遗传与非遗传证据的 Lifelines 队列研究
CRP与抑郁障碍和消极情感相关,遗传分析显示CRP和GlycA的GRS与消极情感及焦虑障碍风险增加相关,sIL-6R的GRS与记忆功能下降相关。MR分析提示CRP可能对焦虑障碍有潜在因果影响。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5-HTT 启动子甲基化与抑郁无明确关联
5-HT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抑郁与非抑郁个体间无显著差异,与抑郁严重程度亦无显著关联。亚组分析显示甲基化技术、细胞类型和人口学特征均未显著调节效应量,但部分CpG位点可能具有潜在作用。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中国学者揭示氯胺酮抗抑郁机制新突破:介观全脑波动分析揭示神经振荡与网络动力学变化
CSDS抑郁小鼠在BLA等8个脑区呈现高θ波段神经振荡紊乱和全脑网络效率降低。氯胺酮通过增强PrL-vHPC信息流和全局效率快速改善症状,机器学习模型显示网络特征对疗效判别的AUC达0.9523。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麻醉掩盖真相?新研究揭示清醒状态下自闭症小鼠脑网络的真实异常
Shank3b+/−小鼠从P45开始出现桶状皮层过度连接,随年龄增长扩展至运动皮层;清醒状态下异常连接最显著(P90时连接强度增加2.1倍),而深麻醉可完全逆转这一现象。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纵向研究揭示早期生活压力对全脑功能连接及情绪调节的特异性影响
产前压力降低皮层下至认知网络的连接,儿童期压力削弱丘脑至边缘网络通路,青春期压力增强凸显网络至认知网络的连接,且与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及精神症状相关。压力时间窗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具有特异性。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中国学者揭示髓鞘碱性蛋白(MBP)在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CSF MBP水平随年龄呈非线性变化,51岁后下降,62岁后再次升高。AD患者的MBP水平显著增高,与tau病理正相关,且APOE-ε4携带者MBP水平更高。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音乐疗法预防产后抑郁症,我国学者通过小鼠实验揭示神经生物学机制
音乐干预显著减轻PPD模型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并调控氧化应激标志物(如降低NO、MDA,提高SOD、CAT活性)和炎症因子水平(如减少IL-6、TNF-α)。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突破性发现,iTBS通过调节GABA水平改善抑郁症症状
主动iTBS治疗后,dACC中GABA水平的降低与抑郁症状改善显著相关,且伏隔核基线GABA受体可用性较低的患者症状改善更明显。谷氨酸水平和GABA受体可用性在治疗后未发生显著变化。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联手探索抑郁症机制
47种血浆蛋白质与抑郁症状或p因子显著相关,其中接触蛋白-1和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it与缬氨酸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p因子水平。这些蛋白质主要富集于免疫和神经发育相关通路。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多组学视角揭示精神障碍相关基因通路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四个关键基因及其下游通路中,QDPR和HP与IBD风险增加相关,而DBI和MAX则对UC具有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未来肠-脑轴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社交焦虑障碍与早期生活逆境在静息态功能连接中的交互作用
社交焦虑障碍(SAD)和早期生活逆境(ELA)在静息态功能连接中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涉及膝下前扣带回、左中额叶回和左侧距状裂/楔前叶等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