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与维度表达关联及其与童年虐待的交互作用
2025-07-27 熊佳仪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发现PRS-ADHD与童年虐待、ADHD症状及成人期情感不稳定性、冲动性和敌意显著相关,并通过童年ADHD症状间接影响成人期维度。成人期情感不稳定性与自杀企图和焦虑障碍相关,情感强度与快速循环和焦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精神疾病,其临床异质性一直是研究难点。近年来,多基因风险评分(PRS)作为一种量化个体遗传风险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四种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PRS与BD临床和维度表达的关系,并分析童年虐待在这一关系中的潜在调节作用。研究基于法国FACE-BD网络的852名欧洲裔BD患者,通过多维度的临床和量表评估,结合基因分析和统计建模,揭示了PRS-ADHD在BD严重性表达中的核心作用。
研究采用了多中心横断面设计,参与者来自法国11个专家中心,均经DSM-IV诊断为BD。临床评估包括发病年龄、病程特征(如快速循环)、共病情况(如焦虑障碍、自杀企图)等。维度评估则通过童年创伤问卷(CTQ)和Wender Utah评分量表(WURS)测量童年经历,以及成人期的情感强度、情感不稳定性、冲动性和敌意等量表。
表1 样本描述(852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基因数据通过全球筛查阵列(GSA)获取,经质量控制后使用LDPred2软件计算四种PRS。统计分析包括逻辑回归、线性回归、调节效应分析和路径分析,所有模型均调整了年龄、性别、BD亚型和抑郁症状。
图1 多维评估与四种PRS的多变量关联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PRS-ADHD与童年虐待和童年ADHD症状显著相关(p值范围3.10⁻⁸至4.10⁻⁴),并进一步与成人期的情感不稳定性、冲动性和敌意等维度相关。PRS-MDD也与童年虐待和部分成人期维度(如情感强度和敌意)存在关联,但显著性较弱。值得注意的是,PRS-ADHD通过童年ADHD症状间接影响所有成人期维度(p < 0.002),而童年虐待仅部分中介了PRS-ADHD和PRS-MDD与敌意的关联。在临床层面,成人期情感不稳定性与自杀企图和焦虑障碍显著相关,情感强度则与快速循环和焦虑障碍相关。然而,PRS-BD和PRS-SZ未显示出与临床或维度变量的显著关联。此外,研究未发现PRS对童年虐待与BD严重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图2 包含PRS-BD和PRS-ADHD的路径分析模型
通过路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从PRS-ADHD和PRS-MDD经童年维度(虐待和ADHD症状)到成人期维度,最终影响BD临床严重性的连续模型。这一模型强调了遗传风险通过早期心理特征对成人期症状和疾病表现的深远影响。尽管样本量适中且部分结果未通过多重检验校正,但研究为BD的异质性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支持ADHD遗传风险在BD严重性中的核心作用。
原始出处:
Etain, B., Lajnef, M., Godin, O. et al. Polygenic risk scores for severe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bipolar disorders: associations with the clinical and dimensional expression, interactions with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mediation models. Transl Psychiatry 15, 256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ADHD# #双相情感障碍# #多基因风险评分#
3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