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用药,甘油三酯降低近70%!《自然-医学》:新药强效降低多种致动脉硬化的血脂指标
1 期试验显示,单克隆抗体 LY3475766 靶向 ANGPTL3/8 复合物,单次给药可显著降低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升高 HDL-C,安全性良好。
医学新视点 - 高脂血症,LY3475766 - 2025-07-15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兴免疫治疗靶点一览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面临抗原逃逸等挑战,新免疫靶点如 CD70、CCR1 等具高肿瘤特异性,相关疗法在临床前或早期研究中显潜力。
聊聊血液 -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 - 2025-07-15
PBC诊疗,是坦途还是迷局?如何打破疗效天花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作“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有时容易,有时难”学术分享,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肝胆相照平台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 2025-07-14
甲流高烧只是开始?6岁女孩突发意识不清、抽搐十余次,幕后真凶指向…...
本例患儿在早期诊断后即进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在明确急性坏死性脑病诊断后积极转入ICU给予呼吸支持,序贯抗病毒、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治疗,预后较好。
感染前沿 - 甲型流感,急性坏死性脑病 - 2025-07-14
STTT: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
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一款高亲和力、人源化PD-1抗体,其在TNBC新辅助治疗领域的应用为难治性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曙光。
MedSci原创 - 三阴性乳腺癌,替雷利珠单抗 - 2025-07-14
BCMA 纳米抗体CAR-T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浆细胞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S103 CAR-T细胞是森朗生物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Ⅰ类新药,是基于森朗生物纳米抗体CAR筛选和验证平台开发的创新型CAR-T产品。
聊聊血液 - 多发性骨髓瘤,纳米抗体 - 2025-07-14
全球创新!中国学者15篇钇[90Y]树脂微球研究获国际肝癌界高度关注,展现肝癌治疗“中国实力”
第十五届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联盟(APPLE)年会于日本神户盛大召开,15篇中国大陆钇-90树脂微球研究成果重磅入选,充分展现出其在肝癌治疗领域的“中国方案”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与认可。
网络 - 2025-07-14
Chinese Medicine: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革新突破!澳洲茄边碱抑制铁死亡和消除癌症干细胞
本研究揭示SM以多靶点方式强效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主要机制包括诱导铁死亡和消除癌症干细胞。
MedSci原创 - 结直肠癌肝转移,龙葵,澳洲茄边碱 - 2025-07-13
超90%患者缓解!朱笕青团队带来宫颈癌一线治疗新方案
2 期试验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低剂量贝伐珠单抗及标准化疗,治疗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客观缓解率达 91.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22.6 个月,安全性可控。
医学新视点 - 宫颈癌,替雷利珠单抗 - 2025-07-13
【论著】|TACE联合安罗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CNLC Ⅱb~Ⅲb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本研究计划在靶免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TACE治疗,旨在评估TACE联合安罗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CNLC Ⅱb~Ⅲb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癌症杂志 -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 2025-07-13
Nature Biotechnology:血液中的“肠道私语”:一种颠覆性的癌症检测方法正在浮现
研究发现,通过检测血浆中微生物游离 RNA 的修饰特征,可精准诊断结直肠癌,其区分癌症与健康样本的 AUC 值达 0.98,尤其对早期癌症识别能力突出。
生物探索 - 结直肠癌,液体活检 - 2025-07-13
脑脊液查不出癌细胞,别愁!脑膜转移肺癌患者脑脊液cfDNA照样能找准基因突变,评估耐药机制和培美曲塞疗效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脑脊液cfDNA的基因组谱,以探讨其在识别靶向治疗耐药机制、预测鞘内注射培美曲塞疗效以及影响生存结局方面的能力。
苏州绘真医学 - 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 - 2025-07-12
Circulation: XI因子抑制剂abelacimab突破出血困境!房颤患者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显著降低
这项研究结果为当前抗凝领域引入了安全性更优的新选择。
MedSci原创 - 房颤,抗血小板治疗,Abelacimab - 2025-07-12
Ann Rheum Dis:沙利度胺在 IgG4-RD 治疗中显疗效,多中心研究证实可降低复发、减少激素依赖
该研究针对IgG4相关病的治疗难题,系统评估了沙利度胺在“零激素”使用条件下的疗效、安全性及风险收益。
MedSci原创 - 沙利度胺,IgG4相关病 - 2025-07-1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最新Nature Medicine,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
近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鲁智豪教授和龚继芳教授团队合作,报告了BL-B01D1在既往接受多线治疗的转移性ESCC患者中的1b期研究结果,明确了其推荐二期剂量并初步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BioMed科技 - 食管鳞状细胞癌,BL-B01D1 - 2025-07-1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