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反馈:这次被患者家属表扬,感觉心情舒坦,也感觉到自己科普分享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 69 岁男性肺结节病例,展现诊断分歧与诊疗过程。分析影像表现,探讨手术时机、方式等问题,术后病理为高分化腺癌,强调肺结节诊疗需综合评估风险。
经验积累:这个伴毛刺空泡且密度密度杂乱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为何不是肺癌?williamhill asia 是抓住了哪点考虑其良性
61 岁男性因肺结节就诊,影像有毛刺、空泡等疑似恶性征象,医生综合病灶纵向形态、密度变化等,判断慢性炎可能性大,经 1 年随访无进展,证实评估合理。
问诊反馈:“北京上海的医生都是骗子,骗我手术”!这话,可不能这么讲,但自己要多学习肺结节知识倒是真的
一结友因肺结节手术病理与术前诊断不符,称北京上海专家是骗子。作者分析病例,阐述影像诊断局限性,强调病理为金标准,分享自身肺结节诊疗理念供患者参考。
问诊分析:患者说幸好消融没成功!肺结节要消融,进到手术室后才说位置不好消,之前干嘛去了?有仔细看过片子吗?
58 岁男性肺多发结节,有肺癌家族史,曾被建议消融却术中取消。经影像分析,多数磨玻璃结节倾向良性,左下叶实性结节也无明显恶性进展,建议随访,反思大医院诊疗现状。
病例分享:这位浙大教授的肺多发结节临床决策值得反思与总结
本文以浙大教授肺结节诊疗为例,强调术前诊断与临床决策思路在肺结节诊疗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病例影像、诊断、手术决策及结果,阐述合理诊疗思路对患者的重要意义 。
问诊分析:四年前就是典型恶性磨玻璃结节,规律随访到现在,变浸润性癌了吗?
肺结节随访存在诸多争议。一 44 岁结友 2021 年查出左上肺 9*6 毫米磨玻璃结节,经 4 年随访,病灶增大至 14 毫米,影像特征恶变趋势明显,目前或为浸润性腺癌,建议手术切除。
病例分享:我切了个不典型增生的结节!到底该不该切?
本文分享 1 例随访 5 年的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病例,因紧贴叶间裂、有胸膜牵拉等表现,权衡风险与手术创伤后选择切除,术后病理为不典型增生,证实手术合理。
黄淼医生谈肺结节“排雷”:从精准诊断到科学管理的临床探索
【医悦汇】特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黄淼医生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从影像学、人工智能、病理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肺结节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管理策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权威的指导和建议。
罕见病例:磨玻璃结节会自己凋亡吗?随访已经7年,感觉却有吸收好转了!医生还让切肺叶?!
早期肺癌是否会自行凋亡尚无定论。一位 40 岁女性肺结节 7 年,病灶密度有变化,当地医生建议手术切肺叶,作者分析认为可能是肺癌自行凋亡或炎症,目前无需手术,应继续随访。
过度医疗:是不是有些医生同道是个结节都建议手术?也是,再不开病灶就要吸收光了!
患者 2024 年 7 月行右肾透明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后,2025 年 2 月肺部新增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经消炎治疗后结节密度减低,本应考虑感染性,却有医生建议立刻手术,作者对此提出质疑。
病例分享:这位多发结节患者已入院我又让出院,三月后复查了建议马上手术又被拒绝要吃中药,又三个月后会如何?
患者 2024 年 4 月发现肺结节,9 月至作者处就诊,作者对其多原发肺癌判断反复纠结。经抗炎、中药治疗无果,最终确诊多原发浸润性腺癌。分享病例并总结多原发肺癌特点、影像诊断、治疗选择等经验。
问诊分析:随访了6年的肺结节,提供的3年前影像已经典型浸润性腺癌,当时居然仍嘱观察,不怕耽误病情吗?
61 岁女性 2019 年发现磨玻璃肺结节,随访 6 年,2025 年 3 月复查结节有变化。分析影像后考虑早期肺癌,建议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强调影像判断对肺结节管理的重要性及合理权衡随访与干预。
问诊反馈:这个术前我判断微浸润性腺癌的磨玻璃结节术后果然是!
患者 2021 年发现双肺多发结节,2024 年结节增大,多家医院检查后,2025 年 2 月上海某医院判断左肺结节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大。患者手术病理确诊微浸润性腺癌,不同术式效果相似。
问诊分析:肺多发结节已经随访6年了,略有进展,该切了吗?
肺结节增多,“发现就切” 观念待改。分享 55 岁女性多发磨玻璃结节随访 6 年案例,分析影像,医生认为主病灶有进展但可再随访或手术,强调肺结节应综合评估、一人一策,反思诊疗乱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