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中国人群他汀类药物使用与脑出血风险
2025-05-24 医路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宁波医疗数据库的目标试验模拟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使用或增加无脑出血史患者脑出血风险,高效价他汀风险更高,但全因死亡率降低。研究受限于人群地域性、他汀剂量数据不全及缺乏LDL-C指标,证据强度弱于RCT
他汀类药物已被证实可广泛预防主要血管事件。然而,其潜在机制—如抑制纤维蛋白原裂解及减少凝血酶生成—可能增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风险。鉴于既往临床试验与观察性研究结论不一。
近期,发表在Neurology的一篇题为“Statin Use and Risk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Target Trial Emulation Study”的文章,旨在评估中国人群他汀类药物使用对脑出血风险的影响。
在目标试验模拟框架下,本研究采用宁波市鄞州区域健康数据库2011-2020年数据。纳入50岁以上、无脑出血(ICH)史及他汀类药物使用史的患者。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根据入组期(1个月)内的初始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他汀起始组与非起始组。采用序贯试验法,于2011-2015年间每月模拟60项目标试验。每项模拟试验中应用倾向评分(PS)匹配平衡他汀起始组与非起始组的基线特征,并将所有模拟试验数据合并为单一分析集。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他汀类药物对脑出血风险、脑出血相关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共纳入60项模拟试验中的53,413例他汀起始组患者与35,033,455例非起始组患者。起始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65岁 vs 63岁)、男性比例较低(45.5% vs 50.5%)、高血压病史比例较高(69.0% vs 14.1%)。PS匹配后,两组基线特征均衡。中位随访6.7年(四分位间距5.6-8.1年)显示,他汀起始组的脑出血风险较非起始组升高(风险比[HR]=1.18,95%置信区间[CI] 1.03-1.35),脑出血相关死亡率HR=1.16(95% CI 0.91-1.46),全因死亡率HR=0.92(95% CI 0.88-0.97)。亚组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
基于宁波市鄞州区域健康数据库(YRHCD)数据,通过模拟60项目标试验,本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使用可增加无ICH病史患者的ICH风险。这一发现在不同性别、年龄、合并症史、用药史亚组及多重敏感性分析中均呈现一致性。进一步分析他汀类药物效价与ICH的关联性表明,高效价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更高的ICH风险。本研究提示需关注他汀类药物在中国人群中潜在的ICH风险。
但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首先,数据仅聚焦中国人群,研究结论外推至其他人群需谨慎。其次,因YRHCD中他汀类药物剂量记录不全,williamhill asia 无法参照美国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定义进行高、中、低强度他汀治疗的细化分析。第三,尽管采用目标试验模拟方法,但该设计效度依赖于混杂因素的全面性,例如,考虑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ICH风险的潜在关联,williamhill asia 承认LDL-C数据缺失导致模拟试验的证据强度弱于随机对照试验(RCTs)。
原始出处:
Ji, Dongze et al. “Statin Use and Risk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Target Trial Emulation Study.” Neurology vol. 104,8 (2025): e213489. doi:10.1212/WNL.000000000021348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脑出血# #他汀类药物#
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