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多基因风险评分、APOE 基因型与痴呆症风险相关性分析

2024-06-1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IC 与较高的痴呆症风险相关,尤其是那些合并有痴呆症易感基因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发展和维持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功能能力的过程”。《世界老龄化与健康报告》中描述的公共卫生框架,引入了内在能力的概念(即个人所有身体和心理能力的组合)。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了一项新的健康老龄化指标:内在能力(IC)。IC与痴呆症发病率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来自我国苏州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的学者旨在分析 IC 与痴呆症发病率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此外,williamhill asia 还测试了痴呆症的遗传易感性是否会因 IC 而改变。相关结果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

这项队列研究涉及 2006 年至 2010 年间英国生物库中的 366,406 名参与者。研究人员分析了反映 4 个 IC 领域功能状态的 7 个因素,计算出综合 IC 缺陷评分。随后,使用 Cox 模型来阐明 IC 缺陷评分与痴呆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 366,406 名参与者中,有 5,207 例痴呆症病例被记录在案,其中包括 2,186 例阿尔茨海默病 (AD) 和 1,175 例血管性痴呆症 (VD)。与 IC 得分为 0 的参与者相比,IC 得分为 4+ 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危险比 [HR] 2.17,95% CI 1.92-2.45)。在联合分析中,多基因风险评分(PRS)高且 IC 评分 4 分或以上的参与者与多基因风险评分低且 IC 评分 0 分的参与者相比,全因痴呆的危险比为 8.11(95% CI 6.28-10.47)。

相比于疾病,这一概念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功能,而非健康缺陷的累积。另外,以往的老年人照护模式均为通过筛查特定的疾病标志物对临床疾病进行预测及应对。相比之下,健康老龄化照护模式的特点是纵向观察个人的轨迹,对老年人进行积极和个性化的干预,提高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总之,IC 与较高的痴呆症风险相关,尤其是那些合并有痴呆症易感基因的人。

参考文献:

Intrinsic Capacity, Polygenic Risk Score, APOE Genotype, and Risk of Dementi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the UK Biobank.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0945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9075, encodeId=515822090e59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406802040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老年痴呆症#</a> <a href='/topic/show?id=41ef26683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POE4#</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668, encryptionId=41ef26683f, topicName=APOE4), TopicDto(id=80204, encryptionId=54068020409, topicName=老年痴呆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09 12:13:03 CST 2024, time=2024-06-0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Alzheimer&Dementia:血浆 Aβ42/40 和认知变异性与认知功能有关

本研究结果将现有的研究结果扩展到了美国黑人样本,采用的方法成本低、负担小,可以在研究中心之外实施,从而支持了包容性注意力缺失症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努力。

IJNS: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痴呆的风险

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是可行的,有可能降低中国高危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Nature子刊:与记忆力训练相比,瑜伽对老年痴呆高危妇女的认知和免疫学影响

KY 对 SCD 有临床和生物学上的益处,将认知的变化与瑜伽的抗炎作用联系起来。

Neurology:利用基于弥散的神经炎症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白质神经炎症

WM神经炎症在AD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发生改变,并且与淀粉样变性相互作用。

ART: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有望为观测阿尔茨海默病进程提供一个窗口

视网膜血管测量并不能代表非痴呆个体的脑血管损伤,而鼻侧象限的VD与海马萎缩相关,与淀粉样蛋白状态无关。

JNNP: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中相对变化与效应大小指标的比较

在 AD 中,更多地使用效应大小、NNT 而不是相对减缓衰退百分比,将提高解释临床试验结果和评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的临床意义的能力。

IJNS:老年痴呆症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和营养不良风险

结果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痴呆症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近一半的老年人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BMJ子刊:心血管风险负担、痴呆症风险和大脑结构成像标记——英国生物数据库研究

心血管风险负担与痴呆风险的正相关关系也适用于主要的痴呆亚型。心血管风险负担与全因痴呆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痴呆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Alzheimer Dementia:从患者和护理的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结果

有痴呆生活经验者的观点为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应作为证据指导下的检测前咨询和结果考虑因素的一部分。

Annals of Neurology:AD相关生物标志物对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影响

AD生物标志物阳性可能会改变CBS/PSP的临床表现,并有证据表明与AD病理/共病理相关的独特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

拓展阅读

Annals of neurology:阿尔茨海默病的“时间地图”:血浆生物标志物如何预示大脑正在改变?

这项研究所搭建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时钟”,或许将成为AD研究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JAMA子刊:治疗听力损失能延缓老年痴呆症发生吗?

治疗听力损失可能会延缓大量老年人的痴呆。针对临床显著听力计测量的听力损失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可能对痴呆预防具有广泛益处。

Alzheimer’s & Dementia:大规模模拟试验揭示,他汀类药物对不同社会人口学群体痴呆患病风险无显著差异

他汀启动与未启动组的ADRD风险无显著差异(全队列HR=0.99),且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收入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均未显著修饰这一关联(所有亚组p>0.05)。

JNNP: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竟能通过血液提前预测?

血浆蛋白标志物可以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监测手段,帮助医生更早识别高风险患者,甚至针对特定症状(如攻击行为或淡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JNNP:阿尔茨海默病的隐秘轨迹,大脑结构变化竟始于中年?

纵向追踪(即对同一人群多次脑扫描)仍是未来的金标准。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突破:血浆p-tau217检测的全面评估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血浆p-tau217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还为临床选择最佳检测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