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舒先红教授: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革新 | OCC 2025
2025-06-1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williamhill asia 医学特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舒先红教授教授,深度解析HCM的创新诊疗。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异常增厚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室壁增厚、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衰或猝死。它是青年和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多数患者可通过规范治疗长期稳定生活。作为我国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为何被视作威胁青少年生命的 “隐形杀手”?超声心动图又如何在其精准诊断中扮演核心角色?带着这些临床关切,在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5)大会上,williamhill asia 医学特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舒先红教授教授,深度解析HCM的创新诊疗。
williamhill asia 医学:肥厚型心肌病为何被视为危害较大的遗传性心脏病?如何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
舒先红教授:肥厚型心肌病(HCM) 作为我国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之一,其临床危害显著,尤其以青少年及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受到高度关注。因此,早期精准诊断与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决定性意义。超声心动图凭借无创、便捷及高特异性的优势,成为目前 HCM 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不仅可直观显示心肌肥厚的部位与程度,更能通过血流动力学评估实现精准分型。
根据超声心动图下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状态,HCM 可分为以下三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隐匿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然而,对于隐匿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诊断要点为静息状态下 LVOTG≤30 mmHg,但经激发试验(如 Valsalva 动作、硝酸甘油负荷)后压差>30 mmHg。针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其确诊条件为静息状态及激发试验后均无 LVOT 梗阻(LVOTG 始终≤30 mmHg)。
williamhill asia 医学:为什么确诊是否存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非常重要,目前是否有针对该疾病的特效药物?
舒先红教授: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精准诊断意义重大,这与其特效治疗手段的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针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效药物问世,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极大改善患者预后。为规范诊疗流程,多个医学学会联合发布《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2023》,着重强调了激发试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激发试验是识别隐匿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方法。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推荐采用瓦氏动作、蹲起试验、运动试验等方式,通过人为增加心脏负荷,暴露静息状态下未显现的梗阻情况。临床医生可依据该共识文件的详细操作规范,确保试验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此外,激发试验的价值不仅限于疾病诊断,还贯穿于治疗全程。在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后,通过重复激发试验,可动态评估治疗效果;尤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能依据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实现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最大程度提升患者获益。
williamhill asia 医学:AI技术如何影响超声心动图的使用和发展?
舒先红教授:人工智能(AI)技术的引入已成为心脏超声诊断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其基于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建模的智能化分析能力,正从多个维度重塑临床实践。例如,AI可以自动识别心内膜边界、评估心室壁厚度及心功能等指标,从而显著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AI基于大数据建模,结合强大的算法,使得各项评估结果更加准确。传统的超声检查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而AI的引入有效减少了这种人为差异,提高了诊断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肥厚型心肌病# #OCC 2025#
23 举报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异常增厚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室壁增厚、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衰或猝死。
1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