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桃教授亲授: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要点、前沿治疗与就诊全攻略
5小时前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陕西省
为广大读者和患者详细解读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治疗与就诊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全面呈现肺癌防治与治疗的前沿信息,助力患者与家属更好地应对肺癌挑战,实现科学防癌与健康生活的目标。
【医悦汇】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雨桃教授做客“科普ONCO”栏目,为广大读者和患者详细解读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治疗与就诊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全面呈现肺癌防治与治疗的前沿信息,助力患者与家属更好地应对肺癌挑战,实现科学防癌与健康生活的目标。 医悦汇:在日常生活中,肺癌高危因素有哪些? 刘雨桃教授: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106.0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0%;肺癌死亡病例约73.33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5%。这表明,肺癌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恶性肿瘤。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内专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人群情况,制定了肺癌筛查的共识和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目前建议以下五大类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第一部分高危人群与年龄相关。一般40岁至80岁的人群被建议进行肺癌筛查。这是因为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通常从40岁开始逐渐增加,至80岁后略有下降。 第二部分高危人群与吸烟相关。众所周知,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显著高于未吸烟人群,因此,吸烟指数≥20包年的人群也需要进行肺癌筛查。吸烟指数的计算方法为: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乘以吸烟年数。例如,每天吸1包烟,吸烟30年,其吸烟指数为30。 第三部分高危人群与环境因素相关。长期接触某些高危职业环境,如石油及其衍生物、重金属暴露、石棉、苯、氡等已知致癌物质的人群,以及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人群,也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如果这些职业暴露人群未能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其肺癌发病风险将显著增加,因此建议此类人群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第四部分高危人群与既往疾病史相关。这些与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此外,既往患有其他恶性肿瘤并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增加第二原发性肺癌的风险。 第五部分肺癌高危人群与家族病史相关。尽管肺癌本身并非典型的遗传性疾病,但家族史中的肺癌病例会增加个体的发病风险。特别是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若有肺癌患者,其肺癌发病风险会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于一级亲属中有肺癌患者的个体,建议进行肺癌筛查。 如果年龄40-80岁伴有其他任何一种因素的均属于高危人群,推荐使用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筛查。这种筛查方法可有效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医悦汇:目前肺癌的治疗主要有哪些新手段? 刘雨桃教授: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我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恶性肿瘤药物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发展迅速,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改善。 十几年前,肿瘤治疗主要依赖化疗。在那个时代,williamhill asia
对肿瘤的划分相对粗略,最多只能区分肿瘤的良恶性以及病理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化疗药物。虽然化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肿瘤生长,但其对不同类型患者的筛选性要求并不高,且对正常细胞也会造成损害,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随着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williamhill asia
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发生了巨大变革。现在,williamhill asia
能够根据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基因变异情况,寻找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在肺癌领域,目前已发现超过十种基因变异类型,并且每种变异都有对应的治疗药物。这些靶向药物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它们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传统化疗。最终,这些高效低毒的药物的目标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除了靶向治疗药物,williamhill asia
现在还有一类新的药物,即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听起来似乎与免疫力相关,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通过特定机制重新激活或增强人体内抗肿瘤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williamhill asia
目前有一些检测方法能够筛选出更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例如,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标志物,如PD-L1表达水平。如果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较高,他们可能更适合单独使用免疫治疗。即使PD-L1表达较低或为阴性,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使用在肺癌领域也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此外,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目前在临床上也有比较成熟的一些方案。 目前来看,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在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上均低于化疗。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药物治疗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虽然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化疗有所降低,但不同药物之间仍存在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此外,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前后,患者需要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以确保安全。 除了前面提到的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些相对成熟的临床方案外,目前williamhill asia
还有更新的药物类型,例如ADC(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也被称为“靶向化疗”。它通过携带一种特殊的“探头”(抗体部分),能够精准地寻找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特定蛋白。一旦找到目标蛋白,药物就会与之结合,并将化疗药物直接释放到肿瘤细胞中。这种精准的靶向机制使得ADC药物能够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虽然ADC药物中包含化疗成分,但与传统化疗相比,它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ADC药物在肺癌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已有相关药物获批上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ADC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的出现,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进一步提升了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除了ADC药物,还有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正在研究中,如肿瘤疫苗、CAR-T细胞疗法、TCR-T细胞疗法,尽管它们目前尚未在肺癌治疗中获得明确的获批适应证,但已经在临床研究阶段展现出巨大的潜力。williamhill asia
期待它们能够在未来验证出显著的疗效,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医悦汇:肺癌患者在治疗前要做好哪些检查? 刘雨桃教授:在肺癌的初诊初治阶段,患者常常会问:“这个病长在肺上,为什么还要让我做那么多其他检查?”这是因为肺癌虽然起源于肺部,但它存在远处转移的风险,可能会影响到脑部、骨骼、肝脏、肾上腺等多个部位。因此,在初诊初治之前,完善全身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肿瘤的范围,了解病情是否已经播散到其他部位,以便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分期。 除了全身影像学检查外,肺癌初诊初治患者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功能状态检查,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病毒指标检测、心脏功能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这些功能检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如果发现某些器官功能存在问题,可能会影响后续治疗方式或药物的选择。因此,这些检查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病理学检查至关重要。对于肺癌而言,病理学确诊是诊断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而穿刺活检则是实现这一确诊的必要手段。通过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样本后,病理科医生会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判断穿刺取得的组织是否为恶性肿瘤。若确诊为恶性,需进一步确定肿瘤是否为肺部原发。因为除了原发性肺癌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能转移至肺部。病理科医生依据病理检测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明确肿瘤的原发灶位置。 此外,还要进一步划分具体的病理类型,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腺癌、鳞癌等)或小细胞肺癌(SCLC)。在明确病理分型的基础上,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更精细的基因检测。这是因为某些肺癌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或变异,这些基因靶点的存在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机会。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靶向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总之,临床医生会结合全身影像学检查、功能状态检查、病理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悦汇:临床中晚期肺癌仍然较多,晚期肺癌治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副作用有哪些?临床医生有哪些措施来帮助患者安全舒适的进行治疗? 刘雨桃教授:无论是化疗还是免疫治疗,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毒性反应类型和发生程度。因此,医生会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某种药物治疗。 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如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以及脱发等。为了减轻这些不良反应,williamhill asia
在治疗阶段会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如预防性药物应用,提前使用药物来减少胃肠道反应(如止吐药物)以及降低血常规指标(如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的风险。这些预防性药物的应用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在评估止吐药物方案时,williamhill asia
关注其能否使患者完全避免恶心和呕吐,以此作为药物疗效的评价标准。 实际上,为了不断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医学界在降低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处理上做了大量努力,并不断研发新型药物。这些努力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悦汇:临床中会有很多外院患者前来就诊,这部分患者应携带哪些资料(如病理报告、影像资料、基因检测报告)前来门诊?该如何帮助外院患者快速融入本院诊疗流程? 刘雨桃教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williamhill asia
确实接待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他们希望进行诊断和治疗咨询。对于初诊初治的患者,williamhill asia
建议他们按照医生的要求完善相关检查。对于那些在外院已经完成诊断甚至接受了一段时间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病情有变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情况,我建议建议患者和家属在就诊时尽可能携带齐全相关医疗资料,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病情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根据现行法律流程,患者可以复印门诊检查结果和住院病历的部分内容。因为患者和家属并非医务人员,可能无法清晰地向医生展示既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所以携带完整的病历资料至关重要。如果可能,患者应复印齐全相关资料,或者携带电子版资料(确保能够打开查看)。病历记录会清晰地记录患者整个诊治过程,尤其是那些已经接受过多种药物治疗、手术、放疗等复杂治疗的患者,携带完整资料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实际上,在临床实践中,williamhill asia
经常遇到患者和家属仅对既往治疗有大致了解,但缺乏具体细节的情况。例如,往接受的具体治疗类型(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及治疗的起止时间;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治疗周期;治疗过程中是否有病情变化或不良反应,以及这些变化导致的治疗调整等。 总之,携带齐全的病历资料、病理报告、基因检测结果和影像学资料,能够帮助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治疗经过。这不仅有助于医生快速做出准确判断,还能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后续治疗建议。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肺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