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CD19 CAR-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淋巴瘤的安全性存在差异

昨天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德国学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CD19 CAR-T治疗SLE和淋巴瘤的安全性差异,近日发表于《Blood》。

CAR-T

CD19 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显示出疗效,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CAR-T的毒性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IEC-HS)或血液毒性(ICAHT)。尽管SLE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炎症,但其毒性反应与B-NHL患者有所不同.

因此德国学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CD19 CAR-T治疗SLE和淋巴瘤的安全性差异,近日发表于《Blood》。

1.jpg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研究纳入第二代CD19-CAR-T细胞治疗的48名复发/难治性大淋巴瘤患者和18名严重、难治性SLE患者。对CAR-T细胞治疗的毒性分级采用ASTCT共识标准和EBMT建议。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表型和细胞动力学,使用Olink®Target-96 Immuno-Oncology-Panel进行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

CAR-T细胞动力学:SLE患者的CAR-T细胞扩增与B-NHL患者相似,但SLE患者的CD4+ CAR-T细胞消失更快,且峰值扩增主要表现为中央记忆T细胞表型。

毒性反应:SLE患者中CRS、ICANS和IEC-H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B-NHL患者。B-NHL患者接受托珠单抗和类固醇治疗的比例更高,持续时间更长。SLE患者的血小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高于B-NHL患者,而血红蛋白在两组患者中均在治疗后第一周内降低。SLE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恢复更快,且严重降低的血细胞计数持续时间更短。

血清蛋白质组学:SLE和B-NHL患者在治疗前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相似,但在治疗后,SLE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如IL-6)迅速下降,而B-NHL患者的IL-6水平持续升高。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恢复:SLE患者的T细胞和B细胞恢复更快,与B-NHL患者相比,SLE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一年内T细胞水平恢复正常,B细胞恢复也更早。

2.jpg

总结

尽管SLE和B-NHL患者的CAR-T细胞扩增相似,但SLE患者的毒性反应更轻,CAR-T细胞持续时间更短,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恢复更快。

SLE患者的良好毒性特征可能与CAR-T细胞产品特性、系统性炎症水平较低以及造血和免疫系统损伤较少有关。

该研究为CAR-T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数据,并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通过比较SLE和B-NHL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疗法后的反应,研究揭示了不同疾病背景下CAR-T细胞疗法的潜在差异,对于优化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Fabian Müller, Nora Rebecca Schwingen, Melanie Hagen, Julia Katharina Scholz, Michael Aigner, Andreas Wirsching, Jule Taubmann, Sascha Kretschmann, Soraya Kharboutli, Tobias Krickau, Nora Naumann-Bartsch, Giulia Benintende, Silvia Spoerl, Tobias Rothe, Heiko Bruns, Ricardo Grieshaber-Bouyer, Markus Metzler, David B. Blumenthal, Frederik Graw, Georg Schett, Andreas Mackensen, Simon Völkl; Comparison of the safety profiles of CD19-targeting CAR T-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LE and B-cell lymphoma. Blood 2025; blood.2025028375.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502837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708, encodeId=f1a522e1708a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57ae69275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系统性红斑狼疮#</a> <a href='/topic/show?id=8c9810e7351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7735, encryptionId=8c9810e7351f, topicName=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TopicDto(id=76927, encryptionId=257ae692755, topicName=系统性红斑狼疮)],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02 11:09:05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Lupus Sci Med:常规脑MRI可辅助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神经精神事件归因

常规脑MRI对SLE相关NP事件的归因具有重要价值:正常MRI提示非SLE归因,而炎症性病变及脊髓病变支持AA归因。

Cell子刊:徐沪济/孙凌云/杜冰团队使用通用型CAR-T细胞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研究强调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了同种异体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在三名严重SLE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Lupus Sci Med:系统性红斑狼疮中BICLA与SRI4应答差异主要由关节炎和皮疹评估标准不同所致

BICLA与SRI4的应答差异主要由关节炎和皮疹的评估标准差异驱动:BICLA要求多器官部分改善,而SRI4依赖关键特征(如关节炎)的完全缓解。

Arthritis Rheumatol: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快,持续控制心血管风险和病情缓解可显著减缓斑块发展

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显著快于健康人群,但CVRF持续控制与DORIS缓解可有效减缓斑块进展。

Arthritis Res Ther: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应用贝利尤单抗,有助于病情控制和减少器官损伤

SLE确诊后5年内启动BEL治疗可显著改善疾病活动性,减少激素依赖,并降低器官损伤风险。

Lupus Sci Med:我国学者揭示妊娠期新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更重,胎儿流产和早产风险显著升高

妊娠期新发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更高(SLEDAI-2K≥4达79.5%),多系统受累(心肺/血液/皮肤)及特异性抗体(ANA、抗dsDNA等)阳性率更显著

ACR Open Rheumatol:ESR:CRP比值联合补体(C4)与血细胞参数(WBC、ANC)可高效区分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病因

ESR:CRP比值联合补体(C4)与血细胞参数(WBC、ANC)可高效区分SLE发热病因,模型AUC达0.87-0.94。

ACR Open Rheumatol:美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率在过去二十年虽整体改善,但女性、非裔始终承受不成比例的死亡风险

美国SLE死亡率在过去二十年虽整体改善,但关键人群(女性、非裔、南部居民)始终承受不成比例的死亡风险。

Lupus Sci Med:deucravacitinib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显著缓解疼痛、疲劳并提升生活质量

deucravacitinib治疗活动性SLE患者48周后,显著改善了疼痛、疲劳及HRQoL,效果优于安慰剂。

CD19/BCMA双靶点FasTCAR-T细胞在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进展 | EULAR 扶琼教授专访

williamhill asia 医学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扶琼教授,与大家探讨CD19/BCMA双靶点FasTCAR-T细胞在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