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香港大学张嘉盛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与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低风险相关!

7小时前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与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低风险相关。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是降低T2DM患者PC风险的一种预防策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研究结果。

2型糖尿病糖尿病(T2DM)患者有较高的胰腺癌(PC)风险。虽然阿司匹林对消化道癌症有化学预防作用,但它对T2DM患者PC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5年1月2日,香港大学张嘉盛、Wai-K Leung共同通讯在GUT在线发表题为“Aspirin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与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低风险相关。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是降低T2DM患者PC风险的一种预防策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研究结果。

图片

胰腺癌(PC)是全球第12大常见癌症和第6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1该疾病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为12%。手术仍然是唯一的潜在治疗选择;然而,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晚期,使他们不适合手术。虽然使用横断面成像或内镜超声检查进行筛查可以实现早期检测,但仅推荐用于高危个体(具有致病种系变异、家族性癌症综合征或恶变前囊性肿瘤的个体)。

前列腺癌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和双向的。长期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是PC发展的一个充分证明的风险因素,可能是由于全身炎症,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相反,新发糖尿病已被确定为PC的早期表现(所谓的3型糖尿病或胰源性糖尿病),发生在近25%的PC诊断患者中。研究表明,长期糖尿病(≥3年)的个体发展为PC的风险几乎是两倍,而新发糖尿病(< 3年)的个体发展为PC的风险是8倍。

图片

患者选择流程图(图源自GUT

阿司匹林的化学预防作用被认为源于多种机制,包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增强细胞免疫反应、调节肿瘤发生、凋亡和血管生成。虽然体外实验和动物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但临床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使用阿司匹林可能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但一项随访超过10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PC的风险。

该研究旨在确定阿司匹林在新诊断的T2DM患者PC发展、PC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中的作用,排除那些在1年内诊断为PC的患者,以解决反向因果关系。该研究是第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T2DM患者中,以剂量反应和持续时间反应的方式,阿司匹林的使用与PC风险和死亡率的降低相关,这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预防策略。

参考消息: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5/01/03/gutjnl-2024-333522?rss=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7805, encodeId=99d8224e8056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f77e6652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 href='/topic/show?id=2ad5104395d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a></a> <a href='/topic/show?id=51639e734c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司匹林#</a> <a href='/topic/show?id=04b5839e6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腺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652, encryptionId=4f77e665253, topicName=糖尿病), TopicDto(id=104395, encryptionId=2ad5104395dc, topicName=糖尿病), TopicDto(id=83976, encryptionId=04b5839e6a9, topicName=胰腺癌), TopicDto(id=97734, encryptionId=51639e734cb, topicName=阿司匹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an 12 22:57:53 CST 2025, time=22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揭秘GLP-1RAs:降糖减重神药的七大未解之谜

全球肥胖问题严重,GLP - 1 受体激动剂作用关键。文章介绍其发展,阐述 Mike May 文章中关于该药物的七个未解答问题,包括器官保护等方面,强调其临床意义和科研启示。

2种饮食模式,助力逆转肥胖和血糖!《自然》子刊:吃的对,干预效果才更好

文章指出,特定的间歇性饮食和模拟禁食饮食或有助于降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且同时有利于减少相关药物的使用和其他疾病发生风险。

《柳叶刀》子刊:糖耐1小时血糖超标,3年内极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文章表示,1 h-PG水平升高与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因此可认为其是一个重要的OGTT时间截点,有助于预测亚洲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无实验,怎么仅靠多组学分析发Gut Microbes?香港大学研究:运动重塑肠道菌群,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研究纳入了39名二型糖尿病前期的男性志愿者,分久坐组与运动组,让运动组定期进行有氧与力量训练,并监测他们的肠道真菌组、代谢组和宿主转录组的变化。

当冠心病遇上糖尿病,该怎么用降糖药?用对药,冠心病治疗事半功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常表现为大血管病变合并微血管病变,因病变具有复杂性,所以在降糖治疗的选择方面也具有综合性和特殊性。

WJP:中国学者揭示1990~2021年10~24岁青少年和年轻人2型糖尿病负担的全球变化趋势

1990~2021年青少年和年轻人T2DM全球负担显著增加,存在区域和人口差异,需制定针对特定区域的干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夫妻联手”控糖新策略!中山大学研究:高血糖患者配偶参与能带来益处

本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配偶而言,尽管在所有患者中以夫妻为基础的干预措施效果比较有限,但基线时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人可从中受益。

Cardiovasc Diabetol 中国药科大学徐明团队发现内皮祖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关键靶点

该研究为糖尿病如何损伤内皮祖细胞的心脏修复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将NLRP3确定为改善炎症性疾病心肌梗死修复的新治疗靶点。 

Nature Medicine:I型糖尿病的治疗突破:司美格鲁肽能否成为新选择?

通过该研究,williamhill asia 得以进一步了解司美格鲁肽在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潜力,为未来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不仅是对T1D治疗的一次重要探索,也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