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T】新型选择性HDAC I/IIb抑制剂甲磺酸普依司他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的临床前和I期研究结果

14小时前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新型选择性 HDAC I/IIb 抑制剂普依司他,在临床前及 I 期研究中对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显示出强抗肿瘤活性,尤其淋巴瘤缓解率高,安全性良好。

普依司他

多发性骨髓瘤(MM)和淋巴瘤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两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治疗手段有所进步,但MM仍然无法治愈,许多淋巴瘤也会复发和产生耐药性,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同时针对关键致病驱动因素和重塑肿瘤微环境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多发性骨髓瘤(MM)和淋巴瘤的关键治疗策略。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肿瘤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HDAC抑制剂通过维持组蛋白乙酰化状态,促进肿瘤抑制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新型选择性HDAC I/IIb抑制剂甲磺酸普依司他(purinostat mesylate,PM)拥有一个非线性、大三角形帽和一个刚性连接体,可显著增强其与 I 和 IIb HDAC 的结合亲和力,对 I 和 IIb 的抑制活性和选择性强于所有其他获批的 HDACi,对于淋巴瘤和MM可能有更大获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俐娟和胡以国教授等共同开展研究,探索了普依司他在MM和淋巴瘤临床前研究及I期研究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近日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未标题-1.jpg

体外实验: 研究者检测了普依司他对8种MM和8种淋巴瘤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并与泛HDAC抑制剂panobinostat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普依司他在所有测试的细胞系中均显示出低于5 nM的IC50值,优于panobinostat

体内实验: 使用MM1S异种移植小鼠模型、cMYC-KRAS12V原发性浆细胞瘤(PCT)小鼠模型、双表达淋巴瘤PDX小鼠模型、复发难治DLBCL PDX小鼠模型,评估普依司他的体内疗效。普依司他在这些模型中显示出比panobinostat或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图片

普依司他对MM和淋巴瘤细胞以及小鼠模型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a.人MM细胞系和淋巴瘤细胞系用PM或panobinostat在指定浓度下处理72小时后,分析细胞活性

b.来自MM患者(患者A、B)和淋巴瘤患者(患者C)外周血中的MM和淋巴瘤原代细胞用PM或panobinostat在指定浓度下处理,48小时后分析细胞凋亡。

c.MM1S异种移植模型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分别用空白对照、PM、panobinostat、panobinostat+Bort+DXM或Len+Bort+DXM处理。

d.cMYC-KRAS12V诱导的浆细胞瘤(PCT)小鼠从骨髓移植后第35天开始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用空白对照、PM、panobinostat+Bort+DXM或Len+Bort+DXM处理。

e.cMYC-KRAS12V小鼠腹水细胞在体外经PM或panobinostat处理后的细胞活性。

f,g.DEL和r/r DLBCL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分别用空白对照、PM、R-CHOP方案或Pola-BR处理。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对5TMM模型小鼠的骨髓细胞进行分析,发现普依司他处理后,单核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表明普依司他通过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

图片

普依司他治疗后5TMM肿瘤负荷小鼠单核细胞群和基因表达变化的scRNA-seq分析

a.5TMM模型小鼠经空白对照或PM处理后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b.5TMM模型小鼠经空白对照或PM处理后骨髓中单核细胞的分布。

c.MonoC1、MonoC2和 MonoC10细胞簇的G0富集分析结果。

d、e.对 5TMM模型小鼠经空白对照或PM处理后的MonoC1和Monoc2细胞进行伪时间顺序分析。

f、g.对来自两个独立实验的空白对照和PM处理样本中的“干扰素α反应”和“干扰素B反应”基因集进行伪时间顺序评分。

g.在空白对照组或PM组中指定细胞类型内炎症因子I1-13和I1-19以及趋化因子Cxc110、Cxc112和Cc17的表达水平和频率。

h.与GO富集相关的基因沿伪时间顺序的动态基因表达变化(按层次分为五个基因模块)。

首次人体试验: 在华西医院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了一项首次人体I期剂量递增的临床试验(NCT05526313),评估普依司他在复发/难治性MM和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普依司他剂量为1.2-15 mg/m2。在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普依司他单药治疗的疾病控制率为72.7%(8/11),客观缓解率为9.1%(1/11)。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61.1%(11/18),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客观缓解率达到63.6%(7/11),包括6例完全缓解。普依司他在1.2-15 mg/m2的剂量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主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包括血小板减少(75.9%)、中性粒细胞减少(55.2%)、白细胞减少(41.4%)和淋巴细胞减少(31.0%)。治疗反应者表现出增强的免疫激活,CD3+CD8+ T细胞水平升高,以及干扰素-γ(IFN-γ)和CXC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增加。

图片

普依司他治疗r/r MM和淋巴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中的药效学

a.普依司他治疗r/r MM和淋巴瘤的给药方案示意图。

b.I期患者中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半对数曲线

c.I期临床试验的疗效反应。

d.一位r/r DEL DLBCL患者和一位r/r FL患者在筛选阶段以及治疗后不同阶段的PET-CT图像。

e.给药前和给药一周后,r/r MM(n=2)和淋巴瘤(n=2)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f.给药前和给药一周后,r/r MM(n=2)和淋巴瘤(n=2)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T细胞比例的变化。

总结

普依司他的抗肿瘤活性: 普依司他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均显示出比panobinostat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

普依司他的作用机制: 普依司他通过抑制多个对肿瘤生存至关重要的基因表达,并激活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如干扰素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普依司他的初步疗效:普依司他在复发/难治性MM和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初步疗效,特别是在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较高的客观缓解率。

普依司他联合治疗的潜力: 普依司他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在复发/难治性MM治疗中显示出强大的协同作用,支持进一步进行开放标签、多中心Ib/IIa期临床试验,评估普依司他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复发/难治性MM的疗效,以及进行II期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和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Yang, L., Qiu, Q., Wang, J. et al. Preclinical and first-in-human of purinostat mesylate, a novel selective HDAC I/IIb inhibitor,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nd lymphoma.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10, 201 (2025). https://doi-org.ctust.aliya.filescenter.top/10.1038/s41392-025-02285-w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174, encodeId=c4da22e317405,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116, encryptionId=dd85431162e, topicName=多发性骨髓瘤), TopicDto(id=128526, encryptionId=57e21285269c, topicName=普依司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13 15:27:15 CST 2025, time=10小时前, status=0,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新定义!来自IMS/IMWG的共识建议

国际骨髓瘤学会与工作组提出HRMM共识基因分期,存在del(17p)、特定IgH易位合并异常、单/双等位基因del(1p32)合并1q+或高β2微球蛋白且肌酐正常等情况之一即为HRMM。

【BCJ】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检测和报告的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来自癌症基因组学联盟浆细胞肿瘤工作组

多发性骨髓瘤(MM)的 FISH 检测缺乏标准化,癌症基因组学联盟浆细胞肿瘤工作组发布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提出初始诊断和复发 MM 的标准 FISH panel,规范报告以提升风险分层准确性。

髓外病变与BCMA CAR-T治疗RRMM的重度毒性相关

《Haematologica》近日发表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活动性 EMD 对接受 BCMA CAR-T治疗的 RRMM 患者的毒性、疗效和生存期的影响。

JHO:蛋白酶体抑制剂提升多发性骨髓瘤中溶瘤脊髓病毒疗法效果

本研究系统揭示了蛋白酶体抑制剂提升溶瘤脊髓病毒疗效的全新机理。

【ASCO教育文集】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的现在和未来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现以四药方案为主,单克隆抗体提升生存,ASCT 适用范围扩大,BiTE 抗体在复发难治患者中缓解率高,正研究用于早期治疗。

基于中国最大的髓外骨髓瘤数据集,探讨新药时代的临床结局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联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开展了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详细描述了髓外骨髓瘤患者的特征及临床结局。

【Blood】GPRC5D CAR-T治疗后GPRC5D丢失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发现,GPRC5D CAR-T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后复发患者中,80% 出现 GPRC5D 丢失,机制包括双等位基因遗传失活及表观遗传沉默,去甲基化剂或可恢复其表达。

【柳叶刀血液病学】GPRC5D双抗塔奎妥单抗治疗RRMM的1-2期研究结果

近日《The Lancet Haematology》发表了塔奎妥单抗治疗RRMM的1-2期MonumenTAL-1研究结果。

【BCJ】特立妥单抗用于接受过抗BCMA治疗的RRMM的大样本真实世界结局

鉴于尚缺乏特立妥单抗在既往接受过抗BCMA治疗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学者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EHA-EMN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来自 EHA 和欧洲骨髓瘤网络(EMN)的多学科专家小组更新了之前的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为日常临床实践生成了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