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突破!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布:解郁一号方通过调节神经环路治疗抑郁症

2025-08-06 williamhill asia 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近期,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上的研究,深入探讨了 JY-I在抗抑郁方面的潜在机制,为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抑郁症,这一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的心理疾病,正困扰着无数患者。它像一场无声的风暴,悄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持续的低落情绪、兴趣丧失,甚至引发自杀念头。尽管现代医学在抗抑郁药物研发上不断努力,但现有治疗手段仍存在诸多局限,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且药物副作用问题不容忽视。

传统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解郁一号方(Jieyu I Formula,简称 JY-I)是在经典方剂“四逆散”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中药复方,其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抑郁症。

近期,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上的研究,深入探讨了 JY-I在抗抑郁方面的潜在机制,为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实验设计:多维度探索 JY-I 的抗抑郁机制

为了深入探究 JY-I 的抗抑郁效果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研究者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他们首先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模型,模拟抑郁症的发生。LPS 是一种能够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物质,通过注射 LPS,可以在小鼠中诱导出类似抑郁症的行为表现,如体重下降、快感缺失、行为绝望等,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

在实验中,研究者们将小鼠分为多个组别,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 JY-I、氟西汀(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以及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通过一系列行为测试,包括糖水偏好测试(SPT)、强迫游泳测试(FST)、尾悬挂测试(TST)和旷场测试(OFT)等,来评估小鼠的抑郁行为。结果发现,JY-I 能显著改善 LPS 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其效果与氟西汀相当,且在中等剂量(12.4g/kg)时效果最佳。这一发现初步证实了 JY-I 的抗抑郁潜力。

图片

图2 JY-I对LPS诱导的小鼠抑郁的抗抑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揭示 JY-I 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们采用了先进的神经科学技术。他们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西方印迹(WB)分析,检测了 LHb 区域中 CaMKII(一种兴奋性神经元的标志物)和 GAD65/67(一种抑制性神经元的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 LPS 诱导的抑郁模型中,CaMKII 神经元的活性显著增加,而 GAD 神经元的活性则降低。而 JY-I 的干预能够有效逆转这一变化,降低 CaMKII 神经元的活性,同时提高 GAD 神经元的活性,从而恢复 LHb 区域的 E/I 平衡。

图片

图3 JY-I通过增强GABA能活性和减弱CaMKII神经元兴奋性来调节LPS诱导的抑郁小鼠LHb中的神经元激活

此外,研究者们还通过在体电生理记录技术,结合光遗传学方法,直接观察了 PFC 和 LHb 区域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他们发现,在 LPS 模型中,PFC 区域的 CaMKII 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而 LHb 区域的 CaMKII 神经元放电频率则显著增加。JY-I 的治疗能够调节 PFC 区域的 CaMKII 神经元放电频率,使其恢复正常水平,进而影响 LHb 区域的神经活动。这一结果表明,JY-I 可能通过调节 PFC 到 LHb 的神经环路,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图片

图4 JY-I在LPS诱导的小鼠抑郁症LHb中增加GABA并减少CaMKII神经元活化

关键发现:JY-I 调节神经环路的抗抑郁新机制

(一)调节 PFC-LHb 神经环路的 E/I 平衡

研究的核心发现之一是 JY-I 能够调节 PFC 到 LHb 的神经环路中的 E/I 平衡。在正常情况下,PFC 和 LHb 区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然而,在抑郁症状态下,这种平衡被打破,导致神经信号传递的紊乱。JY-I 通过激活 PFC 区域的 CaMKII 神经元,增加其放电频率,从而增强 PFC 到 LHb 的谷氨酸能投射。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高 LHb 区域的兴奋性,还能够通过调节 GABA 能神经元的活性,进一步影响 LHb 区域的 E/I 平衡。具体来说,JY-I 的干预能够降低 LHb 区域 CaMKII 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同时增加 GAD 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从而恢复 LHb 区域的正常神经活动。

图片

图5 JY-I调节注射LPS的小鼠PFC中CaMKII神经元的尖峰频率LHb中的神经元主要接收来自上游PFC的传入信息

(二)激活 PFC 谷氨酸能神经元,发挥抗抑郁效果

另一个关键发现是 JY-I 能够激活 PFC 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谷氨酸是大脑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在神经信号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激活 PFC 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JY-I 能够增强 PFC 到 LHb 的神经投射,进而调节 LHb 区域的神经活动。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还能够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此外,研究还发现,JY-I 对 PFC 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激活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中等剂量时效果最佳。这一发现为 JY-I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片

图6 JY-I上调PFCCaMKII→ LHb神经元信号传导以缓解LP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

小结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中药复方 JY-I 在抗抑郁方面的潜在机制,揭示了其通过调节 PFC-LHb 神经环路的神经元活动和 E/I 平衡来改善抑郁样行为的新机制。这项研究的开展,不仅为 JY-I 的抗抑郁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传统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发挥作用,但其疗效往往存在延迟,且个体差异较大。而 JY-I 通过调节神经环路的 E/I 平衡,从神经网络的角度出发,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还可能减少传统抗抑郁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Zhong J, Li H, Cao K, Zhou L, An L, Zhao J, Bai S, Shi Y, Liu Z, Liang Q, Zhang R, Deng D. Glutamate-mediated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Jieyu I formula via modulation of PFCCaMKII-LHbCaMKII/GABA circuitry i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depression model. J Ethnopharmacol. 2025 Feb 27;342:119414. doi: 10.1016/j.jep.2025.119414. Epub 2025 Jan 2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6232, encodeId=f87422e62329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cf549e3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a> <a href='/topic/show?id=c02512e7040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解郁一号方#</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73, encryptionId=91cf549e3f1, topicName=抑郁症), TopicDto(id=127704, encryptionId=c02512e7040d, topicName=解郁一号方)],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ug 06 14:30:18 CST 2025, time=2025-08-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European Psychiatry:多模态研究揭示抑郁症情绪失调的神经 - 生理多层次机制

抑郁症患者对积极图片的效价评分更低,且在积极预期阶段表现出前扣带回皮层和右侧脑岛的过度激活。健康对照组在情绪预期阶段的皮肤电反应更强,而患者组对负面图片的生理反应更强烈。

专家点评 | 关注快感缺失评估,提升抑郁症诊疗精度

忧郁 / 快感缺失型抑郁症以愉快感丧失为核心,分消费性和期待性快感缺失,国内抑郁患者中占比 53.4%,女性达 81.3%。SHAPS 和 DARS 量表可辅助评估,新型抗抑郁药治疗效果更优。

患者视角下不同抑郁药的疗效及依从性

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患者满意度与副作用相关,安非他酮满意度最高;中国患者停药多因担心副作用等,需关注患者体验提升依从性。

抑郁伴躯体疼痛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

慢性疼痛是抑郁症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形成恶性循环。米那普仑作为 5-HT/NE 双通道抑制剂,可改善慢性疼痛及共病的抑郁,且不良反应少。

一文详解酒精依赖对抑郁症的影响

酒精与抑郁常共病,酒精可抑制递质释放诱发抑郁,抑郁者又易借酒缓解情绪,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杏仁核中 Menin-GAT1 通路是关键机制,酒精还会降低抗抑郁药疗效。

抑郁患者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元素?

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医学营养元素的缺乏可能加重抑郁症状,而合理补充这些元素则有助于改善情绪、缓解病情。以下是抑郁患者最需要关注和补充的几类关键营养元素。 

震撼突破!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甘麦大枣汤多靶点调节,从肠道到大脑,全方位改善 CUMS 小鼠抑郁样状态!

近期,一项研究在探讨 GMDZ 是否通过调节肠道菌群 - 代谢 - 炎症轴来发挥抗抑郁作用,为揭示GMDZ 抗炎和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深入的见解。

JAMA子刊:新药快效抗抑郁,1周症状即有所改善!

基于本次研究带来的具有希望的结果,目前临床已开展一项3期研究,以更充分地评估azetukalner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从偏倚机制到改进路径,激素避孕与抑郁症研究的五大方法学陷阱

研究揭示激素避孕与抑郁关联的矛盾结论主要源于方法论缺陷,包括健康用户偏倚、时间零点错位、非依从性处理不当以及时变效应建模不足。改进需采用新使用者设计、动态统计模型和前瞻性数据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