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肌肉中心的中性脂质贮积病伴有肌病的临床病理遗传特征
昨天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通过对8名患者的详细分析,揭示了NLSDM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理解这一罕见疾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见解。
中性脂质贮积病伴有肌病(NLSDM)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肌病,由PNPLA2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一种名为ATGL的酶,这种酶在甘油三酯分解中起关键作用。国内学者研究了来自中国神经肌肉中心的NLSDM患者的临床病理遗传特征。
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8名中国患者的数据来描述NLSDM的疾病特征,并通过下一代测序技术发现了两个新的PNPLA2基因突变。这些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临床信息、肌肉电生理、影像、病理及基因分析。所有参与者均来自湘雅医院神经肌肉中心,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和知情同意。
研究发现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近端肌肉无力,通常伴随颈部、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受累。其中一位患者报告有面部肌肉受累。所有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肌电图显示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显示肌纤维大小变化增加,脂滴聚集,特别是I型肌纤维中更为明显。此外,还观察到环状空泡的存在。括点突变、缺失突变等。c.757+1G>T是本研究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在中国患者中尤为突出。
研究探讨了PNPLA2基因的不同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潜在关联。研究表明,尽管NLSDM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但某些携带杂合突变的患者可能表现出较轻的症状。例如,c.132C>G是一个新发现的无义突变,导致ATGL蛋白功能丧失,而携带这种突变的患者显示出更严重的症状。此外,exon6-10del则是首次发现的纯合子外显子缺失突变,影响ATGL蛋白与脂滴的结合位点。
此次研究不仅扩展了关于NLSDM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病理遗传特征的认识,而且强调了特定基因突变与表型之间的可能联系。然而,对于不同突变位点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确切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其机制。这有助于提高对该极其罕见肌肉疾病的了解,并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该研究通过对8名患者的详细分析,揭示了NLSDM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理解这一罕见疾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见解。同时,它也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特别是在探索基因突变如何具体影响临床表现方面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Luan, YN., Shi, GZ., Li, QX. 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genetic features of neutral lipid storage disease with myopathy from a Chinese neuromuscular center. Orphanet J Rare Dis 20, 322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中性脂质贮积病伴有肌病# #病理遗传特征#
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