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届IPA大会:双相情感障碍与额颞叶痴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2023-08-0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FTD对双相障碍患者的认知缺陷、影像学和遗传学的后续研究可以阐明这些主要疾病之间可能的相关性,并可能对发病机制和治疗产生影响。

第52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大会/第26届国际精神分析研究组织(IPSO)大会于2021年7月21-7月24日以虚拟在线会议形势举行。IPA成立于1910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精神分析组织,是世界上主要的精神分析专业认证和监管机构。IPA的宗旨是确保精神分析科学的持续活跃与发展。

在精神障碍中观察到神经和精神症状是对鉴别诊断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出现行为改变的老年人中。既往的研究发现行为变异性额颞叶痴呆(bvFTD)的躁狂/轻躁症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BD)与bvFTD之间的关系。来自葡萄牙布拉加医院的学者旨在确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行为变异性额颞叶痴呆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非系统回顾。通过MEDLINE和Google Scholar的关键词研究进行文献选择。

结果显示,bvFTD的早期阶段通常表现为行为障碍和人格改变的混合。此外,BD与老年人痴呆和认知障碍的高风险相关,其中一部分患者在病程中表现为神经进行性模式。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双相障碍后痴呆,具有bvFTD的临床特征,并且生命中第一次出现明显躁狂症状的患者随后被诊断为FTD。颗粒蛋白前体基因(GRN)的突变是常染色体显性FTD的最常见原因,也有报道称在散发性FTD中。遗传多态性该基因也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相关。提出了bvFTD和双相障碍之间共享机制的假设模型,包括与遗传易感性相关的特定孟德尔突变(例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和影响细胞稳态的环境因素(例如细胞死亡增加,突触蛋白合成减少)以及对行为和认知症状的影响。然而,bvFTD和老年BD患者的执行功能、社会认知特征和结构神经影像学比较显示出模式上的差异。

由此可见,虽然双相障碍主要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而FT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对双相障碍患者的认知缺陷、影像学和遗传学的后续研究可以阐明这些主要疾病之间可能的相关性,并可能对发病机制和治疗产生影响。

 

来源: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Bipolar Disease and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 Volume 33 , Issue S1 , October 2021 , pp. 52 – 53. DOI: https://doi.org/10.1017/S1041610221001927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51927, encodeId=743f215192e72, content=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8/02/23/914ab8c212b86139546fc16eed98b36f.jpg, createdBy=90821711402, createdName=1dea4a7em68(暂无匿称), createdTime=Wed Aug 09 12:26:55 CST 2023, time=2023-08-09, status=1, ipAttribution=福建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52190, encodeId=215221521907b, content=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3438345108, createdName=ms9000001657969304, createdTime=Thu Aug 10 23:35:13 CST 2023, time=2023-08-10,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2023-08-09 1dea4a7em68(暂无匿称) 来自福建省

    谢谢分享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51927, encodeId=743f215192e72, content=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8/02/23/914ab8c212b86139546fc16eed98b36f.jpg, createdBy=90821711402, createdName=1dea4a7em68(暂无匿称), createdTime=Wed Aug 09 12:26:55 CST 2023, time=2023-08-09, status=1, ipAttribution=福建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52190, encodeId=215221521907b, content=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3438345108, createdName=ms9000001657969304, createdTime=Thu Aug 10 23:35:13 CST 2023, time=2023-08-10,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2023-08-10 ms9000001657969304 来自山西省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儿童创伤或会影响人的一生! ECNP 2022:儿童创伤是成人情感障碍氧化应激增加的前兆

2019年5月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The Lancet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强调,童年创伤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使临床抑郁症更有可能加重和反复发作。

今晚直播: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诊断

如何早期识别躁狂与轻躁狂症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俊教授带您解读双相患者的临床诊断!

Biol. Psychiatry:共存脑状态揭示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脑动态改变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D和SCZ患者在休息期间的脑动态(即整体状态参与度和参与度变异性)存在异常。

2023 EPA| 双相情感障碍的睡眠纺锤体和慢波活动:来自高密度脑电研究的初步观察

研究表明,BD (躁郁症)组有睡眠纺锤体缺陷,表明在躁郁症临床稳定期间,参与产生和维持这些丘脑皮层振荡的系统得以保持。相反,睡眠慢波密度降低表明皮层同步性改变,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共有的神经生理学特征。

Nature Neurosci—MRI可预测多种精神疾病

观察研究报告了脑成像衍生表型(IDPs)与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然而,这些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尚不确定。

今晚直播:用药更新跟不上?看《双相情感障碍最新药物疗法》!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刘院长倾情讲解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疗法

拓展阅读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精神障碍患者纹状体亚区基因表达的性别与区域差异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纹状体亚区转录组在精神病中的性别特异性差异,尤其是NAc的独特表达模式及纤毛信号重构。

专家点评 | 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运用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自杀风险高,抗抑郁药常用于治疗。研究显示ADs联合抗精神病药疗效显著,BD-I与BD-II用药有差异,需个体化方案,优先选低转躁风险药物如安非他酮,同时加强监测。

Psychological Medicine: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新视角,拉莫三嗪如何影响情绪信息处理?

单剂量拉莫三嗪(300 mg)显著增强健康志愿者对积极自我描述词的回忆准确性,而对其他情绪认知任务无影响,提示其可能通过诱导正向记忆偏向发挥抗抑郁作用。

Epidemiology and Psychiatric Sciences: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患病率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孤独感患病率为59.1%,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的社会隔离患病率达63.0%。亚洲地区孤独感患病率显著高于北美,且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低下是其重要关联因素。

近2年双相情感障碍新研究进展

近期,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更新总结了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药物治疗及未来研究方向。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通过多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辨别双相情感障碍与重度抑郁障碍的遗传差异

多基因风险评分(PRS)能够有效区分这双相情感障碍与重度抑郁障碍这两种疾病状态,尤其是在以抑郁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中,验证了遗传学工具在情感障碍精准医学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