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Med J:孩子做过移植,疫苗需要“重打”一遍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团队追踪患儿疫苗再接种及其预防效果

2025-07-12 儿童肿瘤前沿 儿童肿瘤前沿 发表于上海

本文介绍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应如何评估,以及疫苗接种的具体建议,并回顾分析了这类孩子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和效果,看看是否安全和有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一种可以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部分免疫缺陷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孩子在接受移植前,需要用大量化疗药物甚至全身放疗来“清除”体内异常的免疫和血液系统,这个过程会让他们的免疫系统变得非常虚弱,孩子更容易感染病毒、细菌或真菌等病原体。而且,有些孩子在移植后还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预防或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也会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完成移植后意味着孩子的免疫系统被“重建”了一次,体内的“疫苗记忆”也被清除,因此,移植后的孩子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许多疫苗都需要重新接种。疫苗接种对他们来说尤其重要,可以帮助预防一些严重的传染病。

从2017年3月开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及感染科联合浦东新区疾控中心,为这类“特殊人群”制定了专门的疫苗接种评估和计划。

近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团队 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发表题为 Revaccination and its efficacy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in children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的文章,介绍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应如何评估,以及疫苗接种的具体建议,并回顾分析了这类孩子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和效果,看看是否安全和有效。

图片

接种疫苗前需要做哪些评估?

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孩子在移植之后,需要在接种前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评估。具体内容包括:

评估时间:

建议在移植后6个月来医院进行疫苗接种前的初步评估(前提是移植医生评估后没有特殊情况)。

检查项目:

医生会安排一系列抽血检查,帮助了解孩子的身体恢复情况,包括:

  • 血常规

  • 肝肾功能

  • 免疫球蛋白水平

  • T细胞、B细胞、NK细胞计数

  • 乙肝抗体检测

什么时候可以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接种:

  • 灭活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接种条件:

    • 移植后满12个月

    • 已经停用免疫抑制药超过3个月

    • 没有慢性排异反应

    • 停用静脉免疫球蛋白超过3个月

    • 血液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 减毒疫苗(如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接种条件:

    • 移植后满24个月

    • 已停用免疫抑制药超过1年

    • 没有慢性GVHD

    • 血液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 推荐每年接种灭活流感疫苗以预防季节性流感,最早可以在移植后6个月接种。推荐9岁以上女孩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以预防HPV相关的癌症。

接种后的观察和安全监测:

  • 接种后如果孩子有发烧、红肿、过敏等不适,家长主动告知医生。

  • 医疗团队有时也会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孩子接种后的情况。

移植后孩子的乙肝抗体变化情况

williamhill asia 对516位完成移植并通过预防接种门诊评估合格的孩子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他们移植后体内的乙肝抗体是否还存在。结果发现在这些孩子中,有418人移植前乙肝抗体阳性,但在移植后再次检查时,只有大约19%还保持阳性,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的抗体在移植后“消失”了。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移植后是否保留乙肝抗体?

  • 接种乙肝疫苗越完整,越能保住抗体:移植前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孩子,在移植后抗体“消失”的风险比未完成的孩子低了近三分之二。

  • 抗体水平越高,保护越强:如果移植前抗体滴度是“正常”或“高滴度”,在移植后更容易保留抗体。

  • 时间越久,抗体越容易变阴性:如果距离移植超过2年还没有进行复查或补种疫苗,抗体“消失”的风险会增加。

小贴士:为什么这些信息很重要?

因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抗体就是孩子的保护伞。如果移植后抗体消失,孩子就容易感染。所以williamhill asia 建议:

  • 请及时咨询您的主管医生来接种门诊评估的时机。

  • 尽早完成疫苗补种计划,让身体尽快恢复抵抗力。

移植后麻腮风疫苗抗体变化及疫苗再接种效果如何?

抗体是否移植后还在?在接受移植前至少接种过一针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孩子,在移植后抗体检测结果显示:

  • 麻疹抗体阳性率:仅有19.4%

  • 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仅有14.5%

  • 风疹抗体阳性率:约17.7%

也就是说,大多数孩子的麻腮风抗体在移植后已经消失或降低到了不具备保护力的水平。

疫苗再接种效果怎么样?安全吗?

乙肝疫苗再接种效果很好!移植后完成3针乙肝疫苗再接种后1个月,孩子体内成功产生抗体几率达到97.5%

麻腮风疫苗再接种也很有效!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孩子在接种后,乙肝、麻腮风抗体产生的结果和普通孩子差异不大! 

  • 麻疹抗体应答率:96.6%

  • 腮腺炎抗体应答率:69.0%

  • 风疹抗体应答率:88.5%

接种疫苗安全吗?有哪些副反应?

在已经开始接种疫苗的 464位孩子中,约6.5%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

  • 注射部位红肿

  • 少数伴有发热(占2.6%)

所有孩子症状经简单处理后均很快缓解,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与普通孩子接种后反应没有差异。

想对家长说:

  • 如果您的孩子曾做过移植,请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疫苗接种评估和再接种。

  • 再接种的时间点和具体需要接种哪些疫苗需要在医生评估后决定。

  • 疫苗安全性良好,接种后大多数孩子都能产生有效保护力。

  • 及时补种疫苗,是给孩子重建保护屏障的重要一步!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144, encodeId=face22e31443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2afe04872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疫苗#</a> <a href='/topic/show?id=850849e666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766, encryptionId=850849e666e, topicName=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TopicDto(id=70487, encryptionId=62afe048720, topicName=疫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13 14:26:12 CST 2025, time=2025-07-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疫苗免疫学基础

阐述疫苗对世界的重要性、成分、诱导抗体及 T 细胞反应、保护特征等,介绍安全性、未来开发方向,强调解决知识差距和挑战。

专家解读 | 呼吸道感染正值高发期,老年人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老年人易感染。专家强调关注老人状态变化,通过管理基础病、接种疫苗等做好预防。

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在ART期间对HIV持久性和免疫动力学有何影响?

研究评估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对 HIV 感染者的影响,结果表明疫苗安全但未显著刺激免疫系统引起 HIV RNA 转录,虽有一些发现但多为阴性,未来需用更敏感标记物评估 HIV 储存库及选免疫原性疫苗。

开发基于细胞免疫的流感疫苗

介绍流感的危害及现有疫苗,分析疫苗有效性的限制因素,探讨细胞免疫在预防流感中的作用及相关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强调应重视开发新一代流感疫苗。

陆军军医大学李海波/邹全明团队《ACS NANO》:胃肠道感染疫苗新突破—研发新型佐剂系统

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创新性的复合佐剂系统——TB/P2C-NE,通过肌肉注射的免疫方式,显著增强抗原诱导的胃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长期免疫应答。

疫苗中铝佐剂的研究进展

介绍铝佐剂,包括种类、理化性质、与抗原结合机制、免疫刺激机制及影响因素等,还提及下一代铝佐剂,强调其在疫苗中的重要性。

FDA批准GSK公司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五合一疫苗——Penmenvy

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其组合疫苗Penmenvy(MenABCWY)在10至25岁人群中使用。该疫苗旨在预防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全球疾病负担突显了预防方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