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PUS SCI MED 润色咨询

Lupus Science & Medicine

出版年份:2014 年文章数:368 投稿命中率: 开通期刊会员,数据随心看

出版周期:1 issue/year 自引率:暂无数据 审稿周期: 开通期刊会员,数据随心看

前往期刊查询

期刊阅读

Lupus Science & Medicine:贝利尤单抗的上市后安全性评估

潘华 0 0

贝利尤单抗的不良事件集中在用药后的第一个月内,但部分事件也会在用药一年后出现。

Lupus Science & Medicine:降低起始糖皮质激素剂量对狼疮性肾炎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潘华 0 0

在静脉GC冲击后使用低剂量起始口服GC治疗LN患者,与传统高剂量起始GC相比,12个月时的肾脏缓解率无显著差异。

Lupus Science & Medicine:我国学者发表——利妥昔单抗序贯贝利尤单抗或泰它西普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潘华 0 1

利妥昔单抗序贯贝利尤单抗或泰它西普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均表现出较高的肾脏缓解率,且安全性良好。

Lupus Sci Med:系统性红斑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对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

0 0

在SLE患者中,实现并维持低疾病活动状态显著减少器官损伤发生风险,且随着低疾病活动状态维持时间比例的增加,器官保护效果更为显著。

Lupus Sci Med:非标准抗磷脂抗体谱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风险的关联

潘华 0 2

在SLE患者中,IgG aPS/PT与主要血栓事件风险的适度增加独立相关。尽管IgG aβ2GP1-D1在单因素分析中与血栓风险相关,但在多变量分析中未显示独立效应。

Lupus Sci Med:我国学者揭示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在儿童狼疮性肾炎中的疗效

潘华 1 0

贝利尤单抗联合治疗能更快速、更显著地实现肾脏疗效反应和疾病缓解,同时显著降低GC剂量,改善患者预后。

Lupus Sci Med:中国学者揭示职业与生活环境暴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响

潘华 0 0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职业与生活环境暴露的SLE相对风险预测模型,ForestMDG模型表现出卓越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实用性。

Lupus Sci Me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潘华 0 0

IVIG对难治性SLE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血液系统受累和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中。

Lupus Sci Med:心肌性能指数(MPI)早期识别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心功能异常的潜在作用

潘华 0 0

ACTD患者的MPI值普遍高于健康对照,表明其存在早期心功能障碍的风险。

Lupus Science & Medicine: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Voclosporin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潘华 0 0

与传统高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双药治疗相比,Voclosporin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霉酚酸酯的三联治疗在LN患者中的总体安全性更佳。

Lupus Sci Med: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预后的影响

潘华 0 2

在妊娠期使用HCQ可有效减少SLE患者病情复发风险,降低早产和IUGR发生率,并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风险。

Lupus Sci Med:儿童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后住院感染的发生率

潘华 0 3

儿童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人群在使用利妥昔单抗后感染风险较高。

Lupus Science & Medicin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糖皮质激素与羟氯喹使用对损伤累积的影响

潘华 0 0

长期高剂量GC(每日泼尼松>5mg)仍与骨质疏松和CVD的高风险显著相关。

Lupus Science & Medicine:COVID-19刺突蛋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和进展的影响

潘华 0 2

刺突蛋白显著促进了自身抗体的生成,加剧了肾脏和肺部的组织损伤及纤维化,且在MRL/lpr小鼠中还增加了血栓标志物CXCL4/PF4的水平。

Lupus Science & Medicine:循环游离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修饰在SL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潜力

潘华 0 0

5hmC修饰的增加与SLE的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CTCF通过调控这些基因的5hmC修饰在SLE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Lupus Science & Medicin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潘华 0 0

SLE患者的脑结构网络在全局和局部水平上均有显著改变,且NPSLE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主要影响默认模式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

Lupus Science & Medicine:儿童期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后的感染发生率

潘华 0 1

cSLE患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后的感染住院率较高,尤其是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Lupus Science & Medicine:系统性红斑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中不同临床和血清学活动与病情加重及器官损伤的相关性

潘华 0 3

不同类型的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预后都有保护作用。

Lupus Science & Medicine:高密度脂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抗炎作用

潘华 0 0

HDL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在SLE的炎症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小体来实现其免疫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