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性传播感染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主要的致病微生物。一些需氧菌、厌氧菌、病毒和支原体等也参与PID的发生。引起PID的致病微生物多数是由阴道上行,且多为混合感染。PID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下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临床诊断准确度不高,诊断PID依靠最低的诊断标准、附加诊断标准和特异性诊断标准。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
2019-07-20
康妇消炎栓临床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对妇科炎性疾病的治疗。长期的临床应用和一定量的研究证据均表明康妇消炎栓不仅可以改善女性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临床症状以及降低复发率、改善后遗症,还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特点。该药作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医保乙类品种,作为直肠给药的中成药外用药,入选2012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20
2023-01-25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异位妊娠及慢性盆腔痛等后遗症,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重大危害。202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了《2021年性传播疾病治

2024-03-28
盆腔炎性疾病多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和“癥瘕”等范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和“不孕”等病证范畴。
2021-03-01
中医药治疗SPID 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包括中药、中成药辨证内服、直肠导入、中医特色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输卵管炎性不孕和异位妊娠的发生。现代医学主要有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物
2023-07-20
本文结合中医药防治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的思路与方法,提出针对该疾病的长期管理策略,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2022-07-30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其编码蛋白发生改变,造成固有免疫系统失调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组疾病。这组疾病以反复或持续的炎症反应为特点(急性时相炎症蛋白升高),缺乏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参与(
2021-12-06
儿童上气道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鼻腔短且狭窄,黏膜薄嫩且血管丰富,导致易感染、易堵塞;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导致鼻咽部炎症易波及中耳,引起中耳炎;喉腔较窄,软骨柔软,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喉部
2023-03-03
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AIDs)已被定义20余年,目前发现单基因AIDs共56种,其症状交叉重叠,易误诊、误治,此外不同AIDs其遗传变异特点不同,且中国
引言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指炎症累及上和(或)下气道的慢性疾病,以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及气道重塑为主要特征,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2017-07-11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炎症累及上和(或)下气道的慢性疾病,其中包括:(1)以上气道为主的疾病:如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慢性鼻-鼻窦炎(CR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息肉病、腺样体肥大等;(2)以下气道为主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慢性咳嗽、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3)上-下气道炎症并存
2022-04-15
2022年3月中国循环杂志发布了《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1],本共识制定背景是基于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持续升高,心力衰竭患者的高死亡率、高住院率带来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迫
2023-02-28
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