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新指标:LY6E和TRIM6水平可早期有效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疗效

2025-07-03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上海

重庆医科大学团队发现,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PEG IFNα治疗中,病毒学/血清学应答者PBMC中TRIM6mRNA水平早期升高,非应答者LY6EmRNA水平升高,二者可作为治疗应答早期预测指标。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慢乙肝患者对PEG IFNα的应答。三基序蛋白(TRIM)及淋巴细胞抗原6E(LY6E)属于ISGs,探索其在治疗应答中表达改变或有助于PEG IFNα疗效的早期预测,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既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秦波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治疗过程中较高的TRIM38水平是预测PEG IFNα治疗应答的有效生物标志物。随着研究深入,秦波教授、杨帆教授团队在Virology Journal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PEG IFNα治疗48周后病毒学应答率达44.64%,血清学应答率(HBsAg清除率)达28.57%。病毒学/血清学应答患者在PEG IFNα治疗的早期阶段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RIM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非应答组LY6E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LY6E和TRIM6的表达水平可早期有效预测PEG IFNα治疗应答。

图片1.png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56例年龄在18-65岁的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至少接受48周PEG IFNα治疗,监测基线、治疗12周、24周时HBV DNA、HBsAg、肝功能、血常规,分离PBMC进一步检测LY6E和TRIM6 mRNA水平。同时纳入40例未治疗慢乙肝患者和2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

PEG IFNα治疗组根据48周时HBV DNA和HBsAg水平的变化分为:

病毒学应答(VR)组:HBV DNA下降 ≥ 2 log 10 IU/mL或HBsAg下降 ≥ 1 log 10 IU/mL。

病毒学应答(NVR组:未达到上述标准。

根据血清HBsAg清除或血清学转换情况分为:

血清学应答(SR:治疗期间HBsAg清除或血清学转换。

非血清学应答(NSR)组:无上述血清学变化。

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诊断效能。

患者基线

PEG IFNα治疗组患者的基线HBsAg水平显著低于未治疗的慢乙肝患者(P = 0.0174)。各组在年龄、性别、ALT、AST、总胆红素、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等无显著差异。PEG IFNα治疗48周后,44.64%(25例)慢乙肝患者达到VR,28.57%(16例)达到SR。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图片2.png

研究结果

01 PBMCs中的LY6E和TRIM6 mRNA水平与HBV感染相关

未治疗的慢乙肝患者的PBMCs中LY6E mR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045),TRIM6 mRN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020)(图1),提示HBV感染可能影响PBMCs中LY6E、TRIM6 mRNA水平。

图片3.png

图1 未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PBMCs中LY6E和TRIM6 mRNA的表达

02 基线HBsAg水平与PEG IFNα治疗48周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相关

PEG IFNα治疗下VR组患者12周时ALT水平(= 0.0107)及基线、12周、24周时AS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NVR组(< 0.05),基线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NVR组(= 0.0224)。VR组HBsAg水平在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均显著低于NVR组(< 0.05)(图2)。

图片4.png

图2 VR组和NVR组的基线、治疗12周、24周的临床特征变化

PEG IFNα治疗下SR组的基线、12周、24周HBsAg水平均显著低于NSR组< 0.0001)。在其他生化指标上,基线及治疗期间两组间HBV DNA、ALT或TBil水平无显著差异,SR组基线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NSR组(= 0.0278)。治疗12周时的SR组AST水平显著高于NSR组(= 0.0416),而在基线及24周时两组无显著差异(图3)。

图片5.png

图3 SR组和NSR组的基线、治疗12周、24周的临床特征变化

03 PEG IFNα治疗12周、24周PBMCs中LY6E和TRIM6 mRNA表达水平动态变化与48周获病毒学/血清学应答相关

在病毒学应答方面,VR组及NVR组基线时LY6E和TRIM6 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在PEG IFNα治疗12周(= 0.0088)、24周(= 0.0003)NVR组LY6E mRNA表达水平持续升高,且均高于VR组,而VR组无显著变化(图4A-C),提示LY6E的高表达可能与治疗抵抗有关。与之相反,治疗期间NVR组TRIM6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而VR组TRIM6 mRNA的表达水平在PEG IFNα治疗期间表达水平持续升高< 0.0001),表明TRIM6表达上调可能是HBV清除的关键(图4D-F)。

图片6.png

图4 VR组和NVR组中LY6E和TRIM6 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

根据血清学应答情况分析,基线时SR组及NSR组的LY6E和TRIM6 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在SR组中同样观察到PEG IFNα治疗12周、24周LY6E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NSR组的LY6E mRNA水平逐渐升高,且在12周、24周水平均高于SR组。相比之下,治疗12周、24周SR组的TRIM6 mRNA水平持续升高(= 0.0012),NSR组的TRIM6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图5)。

图片7.png

图5 SR组和NSR组中LY6E和TRIM6 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

04 LY6E和TRIM6或可作为PEG IFNα治疗应答的早期预测指标

多因素分析表明LY6E和TRIM6可以作为PEG IFNα治疗VR和SR的可靠预测因子:12周、24周TRIM6 mRNA的表达水平与VR独立相关,12周TRIM6 mRNA的表达水平与SR独立相关。而12周、24周LY6E mRNA的表达水平与SR独立相关。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2周HBsAg水平、LY6E和TRIM6 mRNA的表达水平与PEG IFNα治疗应答显著相关。

肝霖君有话说

多项研究已证实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慢乙肝患者的HBsAg清除率,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不良结局发生风险。然而,患者对PEG IFNα的应答存在显著异质性,亟需可靠的早期预测标志物以优化治疗方案,实现更高的临床治愈率。本研究结果提示将LY6E和TRIM6的动态监测纳入慢乙肝患者PEG IFNα治疗疗效的早期预测体系,有望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型分子靶标,为临床决策提供新的依据。但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Shan Y, Pang H, Tang Y, et al. Altered LY6E and TRIM6 expression in PBMCs correlated with HBsAg clearance and response to Peg-IFN-αtreatment in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Virol J. 2025;22(1):7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184, encodeId=c4cf22e2184e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a9423394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乙型肝炎#</a> <a href='/topic/show?id=c59480e81c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聚乙二醇干扰素α#</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394, encryptionId=1a942339426, topicName=乙型肝炎), TopicDto(id=80781, encryptionId=c59480e81c7, topicName=聚乙二醇干扰素α)],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05 18:47:48 CST 2025, time=2025-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述评|刘志华/侯金林:HBV母婴零传播——从争议到共识

我国乙肝负担重,母婴传播是主要途径。介绍了母婴传播现状、阻断措施,阐述 “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理念、实施阶段、成果,还提及相关政策变化和对消除乙肝的展望。

美国在研的乙肝基金仍达64项,这两项特别值得病毒研究者借鉴(2024)

williamhill asia 仅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在研乙型肝炎相关项目进行梳理,希望给同仁们的选题思路提供一点启发。

EASL2025丨WHO 2024版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将抗病毒应治率显著提升至61.6%

在EASL2025大会摘要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吴超教授、黄睿教授、李婕教授团队联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朱传武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大型队列研究,评估了WHO新版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的治疗覆盖率。

特别关注|乙型肝炎相关肝内胆管癌的发病机制

本文就HBV-ICC发生的主要机制,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权威发布|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

本建议旨在科学地指导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升人群免疫屏障、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

专家论坛|王富珍:中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及接种进展

本文梳理了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策略,分析了我国重点人群的HepB接种现状,并探讨了联合疫苗的应用现状及引入前景,旨在为优化免疫策略、加速实现2030年消除乙型肝炎目标提供参考。

特别关注|中国急性乙型肝炎疾病负担趋势及预测

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库,分析过去30年急性乙型肝炎流行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为我国HBV预防和控制的针对性干预和健康政策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解锁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密钥:揭秘主打药物的奥秘

本文就实现临床治愈主要药物的某些相关新应用与认知介绍如下。

乙肝消除,我国只有75分,五大挑战待攻克!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分享了《消除乙型肝炎进展》这一精彩报告。肝胆相照平台特将该报告的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窦晓光教授:慢乙肝临床治愈,williamhill asia 还差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治愈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理想终点,肝胆相照平台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窦晓光教授就相关问题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