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欧洲难民中白喉疫情爆发:一场多克隆、跨境传播且含抗药性的隐形危机

2025-06-2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以多国联合的视角,结合基因组大数据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全方位解析了2022年欧洲白喉大规模反弹的成因及特点,堪称流行病学监测的“高光”范本。

研究亮点

  • 2022年欧洲难民接待中心出现自201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白喉爆发,涉及363株携带毒素基因的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分离株。
  • 通过对10个国家报告的病例基因组测序,证实本次疫情由4个主要遗传簇(多克隆)引起,显示病毒跨境传播并存在抗生素抗性基因。
  • 存在影响一线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红霉素及青霉素抗性,提示当前治疗方案正面临挑战。

研究概述

2025年6月1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题为《欧洲难民群体中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疫情爆发》的重要研究。此项由欧洲多个国家联合的泛欧洲白喉联盟进行的研究,系统分析了2022年1月至11月间难民接待中心多国报告的白喉病例。研究结合临床数据、流行病学调查与细菌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疫情的遗传学特征、传播路径及其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评估,为了解近年来欧洲因全球移民所面临的这类传染病挑战提供了首个大规模、综合性的科学证据。

背景介绍

白喉是一种由产生白喉毒素的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致病菌引起的潜在致命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亦可以导致皮肤溃疡。虽然因疫苗普及,欧洲白喉病例数历来较低,年平均仅约27例,但罕见爆发常与移民及旅行者输入相关。2022年夏季,欧洲多国难民接待中心突然报告了异常激增的白喉病例,总体病例数远超往年水平,且大部分为皮肤型白喉,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促使各国卫生机构联合开展跨境合作调查。本研究旨在解析这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抗药性状况,以指导防控措施。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11月间,来源于10个欧洲国家难民接待中心报告的所有携带毒素(tox)基因的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分离株。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通过访谈获得,涵盖国家来源和移徙路线。对分离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子遗传分型(MLST及核心基因组MLST)、系统发育分析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合抗性基因的鉴定,绘制分离株的传播网络及耐药基因谱系。

研究结果

疫情规模与分布

  • 共确诊362名患者的363株tox阳性C. diphtheriae分离株。
  • 疾病表现上,以皮肤损伤为主(77.5%),呼吸道病例占15.3%,两者兼有占2.6%。
  • 患者中98.1%为男性,年龄中位数18岁,绝大多数为近年来移民,有48.1%居住于难民中心。
  • 报告国家包括德国(最多118例)、奥地利、英国、瑞士、法国、比利时、挪威、荷兰、意大利及西班牙。

基因组分型及遗传多样性

  • 检出16个多位点序列类型(ST),其中90.9%的分离株归属ST377、ST384和ST574三大类型。
  • 利用核心基因组MLST划分,识别出12个亚谱系和4个主要遗传簇(GC1、GC2、GC3、GC9)。
  • 各遗传簇均分布于多个国家,显示跨境多次传播。
  • 公共数据库中的最接近序列均不属于同一遗传簇,推断为新近出现的多起独立来源事件。
  • 对2023年继续检测的169例亦证实这四个遗传簇仍在持续传播。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抗生素 检测株数 敏感数(%) 耐药数(%)
青霉素(包含阿莫西林) 287 286 (99.7%) 1 (0.3%)
红霉素 282 264 (93.6%) 18 (6.4%)
四环素类 180 121 (67.2%) 59 (32.8%)
复方新诺明 175 33 (18.9%) 142 (81.1%)
环丙沙星 255 198 (77.6%) 57 (22.4%)
  • 抗红霉素的隔离株主要携带ermX基因,抗青霉素的分离株携带pbp2m基因。
  • 伴有ermX和blaOXA-2(潜在beta-内酰胺酶)基因的整合子在GC9亚群出现,抗红霉素且对penicillin耐药性不明。
  • 抗性基因的出现限制了一线抗生素的疗效,提出临床治疗新挑战。

临床与流行病学特点

  • 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皮肤型白喉,有少数发展为呼吸道型。呼吸道病例中,有3.2%表现典型的伪膜形成。
  • 临床症状与具体基因类型未见显著相关性。
  • 一例呼吸道白喉患者晚期使用抗毒素治疗失败,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 83.5%的病例来自阿富汗和叙利亚,迁徙路线多通过巴尔干地区,反映移民路径和疫情传播特点。


图1. 2022年1月至11月,欧洲各国白喉病例报告及基因分型分布


图2. 白喉临床表现:A和B为皮肤型白喉组织损伤照片,C和D为呼吸道型白喉伪膜及淋巴结肿大示意


图3. 基于核心基因组序列构建的363株C. diphtheriae系统发育树,标注主要基因型及抗性基因分布

研究价值与意义

此次泛欧洲白喉疫情不仅暴露了全球移民流动带来的卫生安全挑战,也揭示了白喉这一传统疫苗可控疾病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复燃风险。疫情由多克隆毒力株引发,且跨境传播,表明病毒已形成稳定的传播链。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部分病原体出现了红霉素和beta-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可能削弱了当前第一线治疗的疗效,增加重症和死亡风险。

尽管疫情主要发生于难民及高风险边缘人群,但其反映的是更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移民过程中的医疗资源不足、疫苗覆盖率低及社群卫生条件薄弱均为病毒传播温床。研究强调了对于此类群体,强化疫苗接种、早期诊断精准抗菌药物筛查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实时监控流行病学动态,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强有力证据支持。

未来应加大对白喉抗毒素的生产和储备,同时重视为成人及高危人群提供额外加强免疫剂量,防止群体免疫屏障被削弱。该研究为理解复杂移民背景下的传染病管理提供了范例,也为欧洲及全球公共卫生响应提供重要经验。

williamhill asia 小编点评

本研究以多国联合的视角,结合基因组大数据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全方位解析了2022年欧洲白喉大规模反弹的成因及特点,堪称流行病学监测的“高光”范本。白喉长期被视为“老病”,然而在全球迁移加剧和疫苗免疫屏障疲软的背景下,再次爆发且带有抗药性,提醒williamhill asia 警惕“老疾病”的新威胁。

未来研究可探讨风险人群的免疫状况评估、耐药机制的深入功能解析,以及更高效的疫苗和治疗策略,尤其是在难民和易感边缘群体中的应用。本研究对全球公共卫生防控策略调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原始出处

Hoefer A, Seth-Smith H, Palma F, et al.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Outbreak in Migrant Populations in Europe. N Engl J Med. 2025;392(23):2334-2345. DOI: 10.1056/NEJMoa2311981. Published June 4, 2025.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Outbreak.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a2898834814d,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NEJM:欧洲难民中白喉疫情爆发:一场多克隆、跨境传播且含抗药性的隐形危机,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27426,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本研究以多国联合的视角,结合基因组大数据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全方位解析了2022年欧洲白喉大规模反弹的成因及特点,堪称流行病学监测的“高光”范本。,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50219/1739953855149_8538692.pn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trong>研究亮点</strong></p> <ul> <li>2022年欧洲难民接待中心出现自201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白喉爆发,涉及363株携带毒素基因的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分离株。</li> <li>通过对10个国家报告的病例基因组测序,证实本次疫情由4个主要遗传簇(多克隆)引起,显示病毒跨境传播并存在<a href="//www.nyrain.com/guideline/list.do?q=%E6%8A%97%E7%94%9F%E7%B4%A0">抗生素</a>抗性基因。</li> <li>存在影响一线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红霉素及青霉素抗性,提示当前治疗方案正面临挑战。</li> </ul> <p><strong>研究概述</strong></p> <p>2025年6月1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题为《欧洲难民群体中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疫情爆发》的重要研究。此项由欧洲多个国家联合的泛欧洲白喉联盟进行的研究,系统分析了2022年1月至11月间难民接待中心多国报告的白喉病例。研究结合临床数据、流行病学调查与细菌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疫情的遗传学特征、传播路径及其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评估,为了解近年来欧洲因全球移民所面临的这类传染病挑战提供了首个大规模、综合性的科学证据。</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620/1750433156572_8624274.png" /></p> <p><strong>背景介绍</strong></p> <p>白喉是一种由产生白喉毒素的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致病菌引起的潜在致命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亦可以导致皮肤溃疡。虽然因疫苗普及,欧洲白喉病例数历来较低,年平均仅约27例,但罕见爆发常与移民及旅行者输入相关。2022年夏季,欧洲多国难民接待中心突然报告了异常激增的白喉病例,总体病例数远超往年水平,且大部分为皮肤型白喉,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促使各国卫生机构联合开展跨境合作调查。本研究旨在解析这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抗药性状况,以指导防控措施。</p> <p><strong>研究方法</strong></p> <p>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11月间,来源于10个欧洲国家难民接待中心报告的所有携带毒素(tox)基因的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分离株。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通过访谈获得,涵盖国家来源和移徙路线。对分离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子遗传分型(MLST及核心基因组MLST)、系统发育分析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合抗性基因的鉴定,绘制分离株的传播网络及耐药基因谱系。</p> <p><strong>研究结果</strong></p> <p><strong>疫情规模与分布</strong></p> <ul> <li>共确诊362名患者的363株tox阳性C. diphtheriae分离株。</li> <li>疾病表现上,以皮肤损伤为主(77.5%),呼吸道病例占15.3%,两者兼有占2.6%。</li> <li>患者中98.1%为男性,年龄中位数18岁,绝大多数为近年来移民,有48.1%居住于难民中心。</li> <li>报告国家包括德国(最多118例)、奥地利、英国、瑞士、法国、比利时、挪威、荷兰、意大利及西班牙。</li> </ul> <p><strong>基因组分型及遗传多样性</strong></p> <ul> <li>检出16个多位点序列类型(ST),其中90.9%的分离株归属ST377、ST384和ST574三大类型。</li> <li>利用核心基因组MLST划分,识别出12个亚谱系和4个主要遗传簇(GC1、GC2、GC3、GC9)。</li> <li>各遗传簇均分布于多个国家,显示跨境多次传播。</li> <li>公共数据库中的最接近序列均不属于同一遗传簇,推断为新近出现的多起独立来源事件。</li> <li>对2023年继续检测的169例亦证实这四个遗传簇仍在持续传播。</li> </ul> <p><strong>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strong></p> <table> <thead> <tr> <th>抗生素</th> <th>检测株数</th> <th>敏感数(%)</th> <th>耐药数(%)</th> </tr> </thead> <tbody> <tr> <td>青霉素(包含阿莫西林)</td> <td>287</td> <td>286 (99.7%)</td> <td>1 (0.3%)</td> </tr> <tr> <td>红霉素</td> <td>282</td> <td>264 (93.6%)</td> <td>18 (6.4%)</td> </tr> <tr> <td>四环素类</td> <td>180</td> <td>121 (67.2%)</td> <td>59 (32.8%)</td> </tr> <tr> <td>复方新诺明</td> <td>175</td> <td>33 (18.9%)</td> <td>142 (81.1%)</td> </tr> <tr> <td>环丙沙星</td> <td>255</td> <td>198 (77.6%)</td> <td>57 (22.4%)</td> </tr> </tbody> </table> <ul> <li>抗红霉素的隔离株主要携带ermX基因,抗青霉素的分离株携带pbp2m基因。</li> <li>伴有ermX和blaOXA-2(潜在beta-内酰胺酶)基因的整合子在GC9亚群出现,抗红霉素且对penicillin耐药性不明。</li> <li>抗性基因的出现限制了一线抗生素的疗效,提出临床治疗新挑战。</li> </ul> <p><strong>临床与流行病学特点</strong></p> <ul> <li>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皮肤型白喉,有少数发展为呼吸道型。呼吸道病例中,有3.2%表现典型的伪膜形成。</li> <li>临床症状与具体基因类型未见显著相关性。</li> <li>一例呼吸道白喉患者晚期使用抗毒素治疗失败,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li> <li>83.5%的病例来自阿富汗和叙利亚,迁徙路线多通过巴尔干地区,反映移民路径和疫情传播特点。</li> </ul>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620/1750433156586_8624274.png" /><br /><span style="color: #808080;">图1. 2022年1月至11月,欧洲各国白喉病例报告及基因分型分布</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620/1750433156614_8624274.png" /><br /><span style="color: #808080;">图2. 白喉临床表现:A和B为皮肤型白喉组织损伤照片,C和D为呼吸道型白喉伪膜及淋巴结肿大示意</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620/1750433156624_8624274.png" /><br /><span style="color: #808080;">图3. 基于核心基因组序列构建的363株C. diphtheriae系统发育树,标注主要基因型及抗性基因分布</span></p> <p><strong>研究价值与意义</strong></p> <p>此次泛欧洲白喉疫情不仅暴露了全球移民流动带来的卫生安全挑战,也揭示了白喉这一传统疫苗可控疾病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复燃风险。疫情由多克隆毒力株引发,且跨境传播,表明病毒已形成稳定的传播链。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部分病原体出现了红霉素和beta-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可能削弱了当前第一线治疗的疗效,增加重症和死亡风险。</p> <p>尽管疫情主要发生于难民及高风险边缘人群,但其反映的是更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移民过程中的医疗资源不足、疫苗覆盖率低及社群卫生条件薄弱均为病毒传播温床。研究强调了对于此类群体,强化疫苗接种、早期<a href="//www.nyrain.com/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和<a href="//www.nyrain.com/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抗菌药物<a href="//www.nyrain.com/search?q=%E7%AD%9B%E6%9F%A5">筛查</a>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实时监控流行病学动态,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强有力证据支持。</p> <p>未来应加大对白喉抗毒素的生产和储备,同时重视为成人及高危人群提供额外加强<a href="//www.nyrain.com/guideline/search?keyword=%E5%85%8D%E7%96%AB">免疫</a>剂量,防止群体免疫屏障被削弱。该研究为理解复杂移民背景下的传染病<a href="//www.nyrain.com/guideline/list.do?q=%E7%AE%A1%E7%90%86">管理</a>提供了范例,也为欧洲及全球公共卫生响应提供重要经验。</p> <p><strong>williamhill asia 小编点评</strong></p> <p>本研究以多国联合的视角,结合基因组大数据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全方位解析了2022年欧洲白喉大规模反弹的成因及特点,堪称流行病学监测的&ldquo;高光&rdquo;范本。白喉长期被视为&ldquo;老病&rdquo;,然而在全球迁移加剧和疫苗免疫屏障疲软的背景下,再次爆发且带有抗药性,提醒williamhill asia 警惕&ldquo;老疾病&rdquo;的新威胁。</p> <p>未来研究可探讨风险人群的免疫状况评估、耐药机制的深入功能解析,以及更高效的疫苗和治疗策略,尤其是在难民和易感边缘群体中的应用。本研究对全球公共卫生防控策略调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Hoefer A, Seth-Smith H, Palma F, et al.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Outbreak in Migrant Populations in Europe. N Engl J Med. 2025;392(23):2334-2345. DOI: 10.1056/NEJMoa2311981. Published June 4, 2025.</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2735, tagName=白喉)],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9, categoryName=传染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williamhill asia 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1567, appHits=3, showAppHits=0, pcHits=42, showPcHits=1564, likes=0, shares=2,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at Jun 21 13:25: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6-2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56074, editor=传染科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98af8624274, createdName=清泉心田, createdTime=Fri Jun 20 23:36:31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Sat Jun 21 10:26:33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Outbreak.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696183, encryptionId=634e69618381, articleId=a2898834814d,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研究发现了哪些重要的抗生素耐药情况?, answer=发现对红霉素耐药率6.4%(18/282)、四环素类32.8%(59/180)、复方新诺明高达81.1%(142/175)。耐药基因包括ermX和pbp2m等。,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0472813903, updatedAt=1750472813903}, {id=696181, encryptionId=d1bb696181cc, articleId=a2898834814d,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这次疫情涉及多少欧洲国家?病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answer=疫情涉及10个欧洲国家,其中德国报告病例最多(118例),其次是奥地利、英国、瑞士等国。,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0472813903, updatedAt=1750472813903}])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Outbreak.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279, encodeId=94fe22e02793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efde1664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白喉#</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664, encryptionId=1efde166406, topicName=白喉)],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n 21 10:26:33 CST 2025, time=2025-06-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1 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来自上海

    #白喉#

    0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NEJM:白喉-病例报道

患儿出现胸部不适,心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以及心电图异常,包括PR间隔延长,异位搏动和ST段压低;这些体征和症状怀疑为白喉相关性心肌炎

医学诺贝尔之路(1901):圣诞节的传奇拯救

1891年12月25日,德国。 柏林大学附属诊疗所的儿科病房里,一名女孩气息奄奄,看上去即将不久于人世。女孩的家人们围坐在病床旁,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痛苦。没有圣诞树,没有欢声笑语。在这个纪念基督诞生的日子里,似乎没有救世主降临的任何征兆。病魔还在肆虐,死神就要胜利。 顷刻间,凝固的空气有了一丝扰动。一名护士走进房内,向女孩的父母轻声耳语了两句。孩子父母茫然地站起身来,走出房外。 走廊上站着一个

Nat Com:警惕白喉抗菌素耐药性再次威胁全球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传播,具有强传染性,可影响鼻子、喉咙以及皮肤。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该如何预防?

近日“百白破疫苗”引起了一番热议,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些疾病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同时,此刻也需要对这几种疾病有所认知。

【今日分享】服务年限、WHO 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护理疑似或确诊呼吸道白喉患者时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总结

本操作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阐述了白喉爆发期间应实施的重要感染预防和控制 (IPC) 措施,并主要针对呼吸道白喉棒状杆菌 (C. diphtheria)。

2018 ACIP建议: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的疫苗预防

2018年4月,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发布了美国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的疫苗预防建议,本文总结了所有关于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预防和控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