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百搭”潜力揭秘!李旭教授:泌尿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沿探索

2025-07-05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上海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医院李旭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免疫治疗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值得期待的联合治疗策略和研究方向。

编者按: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免疫治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逐渐变得不可或缺。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医院李旭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免疫治疗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值得期待的联合治疗策略和研究方向。

医悦汇: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免疫治疗在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旭教授:泌尿系统肿瘤主要包括肾癌、尿路上皮癌和前列腺癌三大类。然而,免疫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本次主要聚焦于免疫治疗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中的治疗进展。

在肾癌治疗中,免疫治疗的进入显著改变了原有的治疗格局。在免疫治疗出现之前,肾癌的治疗主要依赖靶向治疗。然而,随着免疫治疗的加入,尤其是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提升。特别是在高危肾癌患者中,靶向联合免疫治疗以及双免联合治疗的方案相较于单纯的靶向治疗展现出更为优越的疗效。

在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的探索起初集中在二线治疗阶段,疗效优于与传统的化疗。此外,免疫治疗还可与传统的化疗方案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并且在一线治疗稳定好转后的维持治疗中带来生存获益。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类药物)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不断发展,其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突破。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标准化疗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免疫治疗及其联合应用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新的希望。

医悦汇:免疫治疗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不佳。您认为未来在泌尿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中,还有哪些新的联合策略或研究方向值得期待?

李旭教授:当前,免疫治疗领域正持续探索可以预测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期筛选出对免疫治疗敏感的患者群体。然而,尽管已有诸多研究,目前也尚未发现理想化的预测标志物。随着联合治疗策略的兴起,对于预测标志物的需求也弱化了。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抗体偶联药物(ADC)或双特异性抗体等),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型药物的出现(如双特异性抗体)和研发均将也是未来探索的方向。例如,部分双特异性抗体通过靶向两种免疫检查点,希望达到1+1大于2的效果。此外,部分研究认为,放疗与免疫治疗可能存在协同增效机制,因此免疫治疗与全身药物治疗及放疗的联合应用亦是研究热点。这种联合策略旨在通过全身药物控制的基础上联合局部放疗,以期能提升整体疗效。期待未来相关的研究结果。

从机制层面分析,免疫治疗基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现有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可与化疗、靶向治疗、ADC药物甚至细胞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联合使用,且部分联合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然而,联合治疗在临床应用时,增效的同时还需要医生更加关注药物的安全性。

总体而言,免疫治疗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只要患者符合免疫治疗适应证且无禁忌证,均可考虑接受免疫治疗,同时可以很多不同治疗进行联合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最佳联合治疗方案,在确保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从而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172, encodeId=3a4322e21726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af529065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57fa64e90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泌尿系统肿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065, encryptionId=daf52906537, topicName=免疫治疗), TopicDto(id=64790, encryptionId=57fa64e9052, topicName=泌尿系统肿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05 18:21:30 CST 2025, time=2025-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OncoImmunology:外周记忆B细胞维持与NSCLC围手术期化疗免疫治疗后长期生存的关联(NADIM试验)

近日,权威期刊《OncoImmunology》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探讨了局部晚期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nivolumab联合化疗的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B细胞免疫表型的动态变

大咖谈 | 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趋势

肿瘤采用多种复杂机制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突破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控制。

王湘教授谈胃癌治疗“新蓝海”: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检测,开启精准时代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王湘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聚焦胃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现状,深入探讨生物标志物在精准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未来可能改变治疗格局的新方向。

Sci Transl Med:人工智能助力发现甲氨蝶呤抗肿瘤免疫新机制,促进免疫治疗与放疗疗效提升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原发性及获得性耐药仍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张素林团队联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耿炜团队,于2025年6月4日在Science Tra

读书报告 | 免疫治疗进展模式分类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D模式的生存预测模型。该风险分层系统与免疫治疗实体瘤患者的PPOS显著相关,可优化预后评估及临床决策,为接受免疫治疗的PD患者管理提供重要工具。

Nature Cancer: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方法全面解析!

本文全面回顾了小细胞肺癌(SCLC)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当前获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兴免疫策略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郭伟圣/刘璐/孙应实团队《AFM》:DREAM系统:精准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新策略

这一创新疗法有望解决传统免疫治疗在肿瘤靶向和药物释放方面的不足,为癌症治疗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赵玲娣教授: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前沿探索及生物标志物探索的多元路径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河南省肿瘤医院赵玲娣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以及生物标志物在优化治疗策略中的关键作用。

IF:72.5! Nature系列综述:癌症免疫治疗!

本文全面探讨了γδT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强调了调节激活和抑制受体平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种打破这种平衡以提高治疗效果的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最新Science大子刊,肝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发现,HCC中Riplet基因因启动子超甲基化沉默,致脂肪酸合成增强,棕榈酸积累激活STAT3,促进CD8T细胞耗竭,引发免疫治疗抵抗,而FASN抑制剂与抗PD-1联合治疗可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