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解析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流行潜力和宿主嗜性迁移过程

2025-01-07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解放军等多团队合作建立 ARNLE 模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流行中对人类宿主嗜性变化,早期嗜性低,Alpha 株后上升,识别关键变异位点,该模型有助于预测变异株,强调早期遏制病毒的重要性。

近日,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宋宏彬研究员和李鹏副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杨俊涛研究员团队、吴爱平研究员团队,以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靖副研究员团队开展合作,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可量化评估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宿主嗜性转换的基于语言嵌入的注意力递归网络模型(Attentional Recurrent Network based on Language Embedding,ARNLE),通过ARNEL模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流行过程中不断转向人类嗜性,在人群中传染性逐渐增强,致病性逐渐减弱,从而与人类宿主达到一种“共生”状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期刊[1]

图片

研究人员选择2019年12月前来源于6大类宿主(翼手目、灵长目、食肉目、偶蹄目、猪形亚目和啮齿目)的冠状病毒(不包含新冠病毒),并提取其中5个主要编码蛋白(ORF1ab、S、E、M和N)的氨基酸序列,使用ELMo语言模型建立冠状病毒蛋白质语言模型。

训练后ELMo模型进行精细表征、训练和验证。进而通过接入一个加入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监督学习模型,对S蛋白的宿主进行分类识别。

通过使用ELMo+Bi-LSTM整合的定量预测,发现新冠病毒在流行早期,对人类宿主嗜性维持在较低状态,但在2020年11月Alpha流行株出现后,病毒对人类宿主嗜性快速上升。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优势变异株的早期替代过程,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人类宿主嗜性更强的变异株取代了嗜性更弱的变异株。结果表明,如果在新冠病毒流行早期未能遏制其流行,则病毒将快速产生对人类的嗜性增强,从而进一步加快传播和变体更替。

研究人员使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事后解释策略,评估识别了影响病毒宿主嗜性迁移的关键变异位点。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前20个关键变异位点,均有实验文献报道其对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或免疫逃逸能力的正面影响,其中包括T478K、L452R、N501Y和P681H/R等重要突变。研究人员将上述ELMo+Bi-LSTM模型,结合基于贝叶斯方法事后解释策略的模型框架,命名为ARNLE,有望能推广用于其他病毒的宿主嗜性及流行更替研究。

该研究使用当前先进的语言模型方法,通过人工智能有效学习病毒氨基酸序列特征,清晰刻画了新冠病毒从早期类似翼手目冠状病毒到后期类灵长目冠状病毒的适应性演化过程,对预测未来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也强调了在病毒流行早期对其进行遏制,防止其广泛传播造成的变异适应,仍然是病毒性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手段。

刘宇奇博士、李靖副研究员、李沛翰博士为本研究共同第一作者。

References:

[1] Liu, Y., et al., ARNLE model identifies prevalence potential of SARS-CoV-2 variants.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2256-024-00919-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6937, encodeId=969c224693e6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4cb66123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深度学习#</a> <a href='/topic/show?id=65b0580657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冠病毒#</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8065, encryptionId=65b05806579, topicName=新冠病毒), TopicDto(id=66123, encryptionId=e4cb6612395, topicName=深度学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an 07 12:32:18 CST 2025, time=2025-01-07,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Nature Methods:从序列到结构:RhoFold+深度学习模型实现RNA 3D预测的高效革命

RNA 结构研究因实验局限而倚重计算方法,RhoFold + 应运而生,其整合语言模型与深度学习,在架构、性能评估、优势应用等多方面表现卓越,推动 RNA 生物学发展。

European Radiology:深度学习放射组图在区分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和血管瘤性脑膜瘤方面的价值

放射组学(Radiomics)是一种从标准医疗成像中高通量挖掘定量图像特征的技术,可以提取数据并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中应用,以提高诊断、预后和预测的准确性,在癌症研究中越来越重要。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深度学习的软组织肿瘤CT和MRI微创交互分割

使用深度学习的全自动分割方法已被证明在医学成像领域的各种应用中是成功的。然而,由于STT表型、位置和成像方式的广泛差异,在STT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使得很难训练出一种适用于所有患者的全自动分割方法。

European Radiology: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肝脏MRI-PDFF的可重复评估

为了计算PDFF,有必要将CSE-MR信号分为仅水分量和仅脂肪分量,因为PDFF对应于仅脂肪分量与整体MR信号的比值。

【专家述评】| 人工智能赋能癌症协同药物组合预测的现状与挑战

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利用多模态数据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采用迁移学习和多任务学习应对数据不足问题,以及设计更具可解释性的模型以推动临床应用。

European Radiology:深度学习能否对脑超声图像进行分类,以检测早产儿的脑损伤?

在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AI)时代,能够提供及时专家评估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AD)工具的引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临床手段。

European Radiology:深度学习重建对CT检查中辐射剂量减少和癌症风险的影响

深度学习重建(DLR)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图像质量改进技术,有报道称,与滤波后投影(FBP)或迭代重建(IR)相比,DLR在各种CT检查中可以在较低剂量下产生高质量的图像。

European Radiology:快速高质量电影CMR的深度学习超分辨率重建

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如压缩感知在CMR电影采集中的应用,以及低采样、低分辨率采集的深度学习(DL)算法重建,已经在其他领域展示了一些潜在的临床应用。

European Radiology:利用深度学习放射组学模型诊断和预测早期AD疾病谱系的进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无创神经成像技术,通过实时可视化和各种分子相关性,在跟踪AD脑内病理生理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European Radiology:通过深度学习实现全剂量脑PET容量的定量评估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NN)在从LD数据中恢复FD PET图像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最近,生成式对抗网络(GAN)通过使用判别器网络进行对抗训练,展示了保留高频结构细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