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新证据:MASLD及代谢风险因素增加慢乙肝患者死亡风险

2025-05-08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陕西省

近日,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苏东弘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MASLD及代谢负担在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SLD)患者死亡风险中的关键作用。

慢乙肝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共病现象使慢乙肝的自然病程更加复杂,既往研究表明,代谢负担和MASLD会增加慢乙肝患者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但MASLD及其相关代谢风险因素对全因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的影响尚不明确。近日,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苏东弘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MASLD及代谢负担在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SLD)患者死亡风险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06年至2021年间诊断为慢乙肝合并SLD的≥ 20岁的患者,共计8,718,其中SLD定义为肝脏回声较肾皮质或脾脏增强,并伴有光束衰减。根据患者是否存在MASLD(定义为合并≥ 1项代谢危险因素,包括超重、血糖异常、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将其分为MASLD组(n = 6,562)及非MASLD组(n = 2,156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肝脏相关死亡定义为肝癌、肝硬化或其他与肝病相关的原因导致的死亡,癌症相关死亡定义为由除肝癌以外的所有癌症导致的死亡。

研究结果

01 患者特征

相较于非MASLD组,MASLD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比例、BMI显著更高,基线HBV DNA水平及HBeAg阳性率较低。经过中位随访期9.1年,MASLD组和非MASLD组分别有289名(4.4%)和45名(2.1%)患者死亡(P < 0.001)。

表1 慢乙肝合并SLD患者基线特征及实验室数据

图片

02 代谢负担增加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全因及特定原因死亡风险

MASLD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非MASLD(10年累积死亡率:5.2% vs. 2.2%,aHR = 1.79,95%CI:1.24 - 2.58,P = 0.002)。进一步分析发现,代谢负担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全因死亡风险,相比于无代谢异常的患者,合并1 ~ 2代谢异常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提高1.63(95% CI: 1.11 - 2.37,P = 0.012),代谢异常≥ 3的患者则提高2.16(95% CI: 1.45 - 3.22,P < 0.001)。多种敏感性分析均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除代谢负担以外,多因素分析显示的全因死亡预测因素还包括年龄、肝硬化及ALT水平。

图片

图片

图1 MASLD(左)及代谢负担(右)对慢乙肝合并SLD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代谢负担对各种原因死亡率的影响呈现异质性:

  • 肝脏相关死亡:每增加1项代谢异常,风险升高1.23(亚分布风险比 [sHR]=1.23,P = 0.014);

  • 心血管相关死亡:每增加1项代谢异常,风险升高1.52(sHR = 1.52,P = 0.011);

  • 癌症相关死亡:无显著关联(sHR = 1.13,P = 0.1)。

图片

图2代谢负担对各种原因死亡率的影响

03 血糖异常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死亡风险

血糖异常在慢乙肝合并SLD患者中的影响尤为突出(均与基线HbA1c < 6%的患者相比):

  • 基线HbA1c 6 - 8%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提高1.47(95% CI: 1.05 - 2.06,P = 0.025);

  • 基线HbA1c > 8%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提高3.33(95% CI: 2.11 - 5.24,P < 0.001);

  • 基线HbA1c > 8%的患者,肝脏相关死亡风险提高4.04(95% CI: 1.83 - 8.96,P < 0.001)。

此外,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与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关(HbA1c ≥ 8.0% vs. < 8.0%,aHR:1.69,95% CI 1.04 - 2.73,P = 0.033),使用胰岛素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未使用者(aHR: 2.32)。

04 新发代谢危险因素增加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死亡风险

随访期间的新发糖尿病、高血压或体重增加显著增加了死亡风险

  • 新发糖尿病:aHR2.26,95% CI: 1.71 - 2.98,P < 0.001。

  • 新发高血压:aHR2.03,95% CI: 1.50 - 2.75,P < 0.001。

  • 随访期间BMI增加至≥ 25 kg/m²aHR2.63,95% CI: 1.24 - 5.58,P = 0.012。

05 无论代谢负担如何,脂肪性肝病可降低全因死亡率

研究还发现,SLD本身可能对慢乙肝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具有保护作用

  • 与非SLD患者相比,SLD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较低(HR: 0.62,95% CI: 0.53 - 0.74,P < 0.001)。

  • 在无代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SLD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更低(HR: 0.45,95% CI: 0.28 - 0.75,P = 0.002)。

  • 即使合并代谢功能障碍,SL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仍低于非SLD患者。

图片

图3 合并SLD(A)和SLD/代谢负担状态(B)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肝霖君有话说

本研究清晰地揭示了MASLD及代谢负担在慢乙肝合并SLD患者死亡风险中的核心作用,虽然SLD使部分患者的预后反而优于非SLD患者,但当SLD合并代谢功能障碍(即MASLD)时,代谢负担成为决定死亡风险的主要因素,强调了代谢异常在慢乙肝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针对慢乙肝合并MASLD患者的个体化干预方案应包括糖尿病管理、血压控制及体重管理,以降低患者的长期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Huang S C, Su T H, Tseng T C, et al.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oncurrent steatotic liver disease[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221, encodeId=58d622642217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5a534256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乙肝#</a> <a href='/topic/show?id=8ef2111255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ASL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1255, encryptionId=8ef211125572, topicName=MASLD), TopicDto(id=53425, encryptionId=315a5342562, topicName=慢乙肝)],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09 15:33:53 CST 2025, time=2025-05-0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5-09 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APASL2025丨口服衣壳抑制剂ALG-000184单药显示卓越抑制HBV复制作用,可达HBV DNA<4.29 IU/mL

APASL2025年会披露乙肝新药ALG-000184进展,初治慢乙肝患者接受300mg单药治疗≤96周,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均能快速、强效抑制HBVDNA和RNA,安全性良好。

APASL2025速递丨珠峰项目7年数据公布,核苷经治慢乙肝患者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的临床治愈率超30%

APASL 2025 大会公布 “珠峰项目” 7 年数据,PegIFNα-2b 治疗可显著提高 NAs 经治慢乙肝患者 HBsAg 清除率,明确预测因素,为乙肝治愈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导读】灰区慢乙肝患者的肝癌风险显著高于免疫耐受期患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瑜教授团队回顾性研究8319例慢乙肝患者,近35%处于灰区。灰区患者肝癌风险高于免疫耐受期,其中GZ-B组风险更高,提示灰区患者尤其GZ-B组应及时抗病毒治疗。

APASL2025丨赢领项目阶段性数据:干扰素经治慢乙肝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再治疗24周的HBsAg清除率达40%

APASL2025大会公布“赢领项目”中期数据,既往干扰素治疗有良好HBsAg应答且当前基线HBsAg水平低的慢乙肝患者,经PegIFNα-2b再治24周,HBsAg清除率达40%。

APASL2025丨慢乙肝儿童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核苷治疗的疗效更佳

本研究结果表明慢乙肝儿童经核苷(NAs)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或IFNα治疗的HBsAg清除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达29.63%和22.22%,显著高于NAs单药治疗。

【期刊导读】HBsAg清除预测模型:基于临床数据的多种算法比较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效能更优

研究表明基线 HBsAg 等因素与 PEG IFNα 治疗的 HBsAg 清除相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并验证了预测模型,Logistic 回归模型效能最佳,为慢乙肝个体化治疗提供量化工具。

【APASL2025速递】“萌芽”项目阶段性数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儿童慢乙肝患者安全有效

儿童慢乙肝患者更早采用基于PEG IFNα-2b的治疗方案,可尽早实现临床治愈,改善远期结局。

【APASL2025速递】“甘泰”项目:MASLD不影响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第34届APASL2025年会聚焦肝病诊疗新策略。王晓忠团队研究显示,MAFLD对慢乙肝患者接受PEGIFNα-2b联合NAs抗病毒治疗应答无显著影响,且联合治疗或可改善患者BMI。

【APASL2025速递】“扬帆”项目:MASLD或可改善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

APASL 2025 上,朱英教授团队研究纳入 250 例慢乙肝患者,分两组对比。结果显示 MASLD 或改善慢乙肝抗病毒治疗应答,还构建了预测模型。

APASL2025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对慢乙肝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再探讨

APASL2025上中国两项前瞻性研究探索MASLD对慢乙肝影响。一研究发现MASLD增不良结局风险但促HBsAg清除,二研究表明其延长CVR时间不影响HBsAg清除时间,为患者管理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