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H:原发性结直肠癌术后发生第二原发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01-2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
大肠癌(CRC)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而大肠癌筛查可降低大肠癌死亡率。结肠镜检查是最常见的CRC筛查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直接观察到小的肿瘤性结肠病变。然而,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可能是相当有害的,因为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工作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而且结肠镜检查可能导致结肠穿孔。
因此,关注患CRC的高风险人群是很重要的。一些风险因素已被推荐为CRC筛查的对象,如50岁以上,有CRC阳性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患有CRC的患者。尽管过去的CRC病史也是发展为第二原发性CRC的一个风险因素,但尚未确定何时或如何对第二原发性CRC进行术后监测。本项研究旨在使用风险函数分析来评估发生第二原发性 CRC 或高级别腺瘤 (HGA) 的风险率变化,以便在初次手术后有效识别第二原发性结直肠肿瘤CRC患者。
为此,研究人员回顾性招募了 1823 名 0-III 期 CRC 患者,这些患者在 2004 年至 2015 年间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并在术后进行了结肠镜检查。研究人员对这些患者进行了随访评估了手术后发生异时性 CRC 和 HGA 的风险率随时间的变化。
研究结果发现继发性结直肠肿瘤的危险函数曲线在术后 1.22 年到一个高峰,该曲线下降至 4年,然后趋于稳定。老年患者的风险高于年轻患者,两者均在1年达到峰值。在年轻患者中观察到另一个峰值出现在术后6和8年。男性患者的风险高于女性患者,有同步病变的患者的风险率明显高于无同步病变的患者,在术后 1 年和 9 年左右有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
图:直肠癌术后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发生率
本项研究结果建议所有CRC患者在接受CRC手术后的最初 2 至 3 年内进行强化结肠镜监测,如果患者年龄在 60 岁以下并伴有 CRC 或 HGA,则还建议在术后 6 至 8 年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监测。
原始出处:
Kazushige Kawai. Et al. Hazard function analysis for development of second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surgery for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原发性#
123 举报
好文章
93 举报
打卡
121 举报
#结直肠#
1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