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筋膜与神经

2024-07-21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上海

介绍胃的大小形状随食物变化,小网膜的构成及作用,胃的位置和神经支配,包括交感、副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还提到幽门括约肌的神经递质调节。

内脏筋膜

食物每日数次进入胃后会改变其大小和形状。胃的脏层筋膜附着在两个可移动的大网膜和小网膜上,之所以有两个网膜首先是因为胃要根据摄取食物的量而扩大。维持躯干基础张力的肌筋膜使腹壁在容纳内脏器官的同时,又能适应它们的变化,如果这种适应性受到损害时,腹壁的基础张力和内脏器官的基础张力就会受到相互影响。

图片

小网膜由两层腹膜组成,两层腹膜借不等量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分隔开,来源于腹侧的胃系膜。它从肝的脏面下方至食管腹段、胃、幽门和十二指肠上部。向上,小网膜在肝下面的附着点呈“ L ”形,“ L ”形的垂直部分是由静脉韧带裂形成;向下,附着点翻转,在肝门中水平走行,完成“ L ”形。

图片

小网膜走在肝和胃之间的部分称为肝胃韧带,走在肝和十二指肠之间的部分称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胃韧带的两层之间靠近胃的附着点处,该韧带内含有胃左和胃右血管、迷走神经的分支及淋巴结。

小网膜的前层从静脉韧带裂下降至食管腹段、胃和十二指肠的前面。后层则从静脉韧带裂下降,走在胃和幽门的后面。在胃小弯处,小网膜的两层腹膜分开包裹胃,与胃前后表面的脏腹膜相融合。小网膜的后层形成小囊的部分前表面。

图片

胃靠着主动脉,并且反折出每侧的胸膜腹膜管的存在,并由短的背侧系膜,即胃背系膜连接到体壁,后者直接和除了尾侧短段的,几乎所有余下部分的小肠的背系膜(中肠)直接连续。

腰部的筋膜通常被当作仅由腹膜形成,胃和肝被腹膜所包裹,腹膜后筋膜连同胰结肠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胰韧带,连接胰、脾和肝。

胃包括食管的远端(贲门)、十二指肠(幽门)及胰腺外分泌部和肝(胆总管)在膈和横结肠系膜之间。胃位于腹膜的两层膜之间,其向上延伸到小网膜,向下延伸至大网膜,大网膜有时向下延伸到耻骨联合。

图片

内脏神经

胃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支配。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脊髓T5 - T12,通过内脏大小神经和腹腔丛分布于胃。它们沿动脉形成动脉周围丛,自腹腔干分布于胃。部分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肝丛,它们通过小网膜到达胃体上部和胃底,有些神经还由内脏大神经的直接分支提供。胃交感神经可引起血管收缩、抑制胃蠕动、促进幽门括约肌收缩。

图片

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自食管丛延续至腹腔内形成迷走神经前、后干到达胃的前后壁,并形成胃前丛及胃后丛,胃前丛的分支分布于贲门胃体前上面、幽门部及肝等,其中进入并支配胃窦的分支称拉氏支,前干发出的肝支还分出神经支到幽门管、幽门括约肌。

胃后丛的分支分布于胃体后下面及幽门窦。胃副交感神经可促进胃黏膜的分泌,还可引起胃肌系统的运动。它还在胃排空过程中对幽门括约肌的协调松弛起作用。

图片

胃的感觉神经支配来自迷走神经节及脊神经节。两类神经节细胞的纤维混合在交感神经(内脏大、小神经,内脏最小神经,腰内脏神经)及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中到达胃。

现已确定在幽门括约肌内含有多种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一氧化氮、肽和血管活性肠肽。括约肌的抑制受一氧化氮能神经纤维的调节,同时基本的张力主要是胆碱能神经纤维调节(许多其他因素包括酸和腔内营养都会影响幽门括约肌的收缩)。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6041, encodeId=50e42216041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ec7e4592a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递质#</a> <a href='/topic/show?id=9146e5912d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筋膜#</a> <a href='/topic/show?id=0aad1105806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支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0580, encryptionId=0aad1105806b, topicName=神经支配), TopicDto(id=74592, encryptionId=1ec7e4592aa, topicName=神经递质), TopicDto(id=75912, encryptionId=9146e5912d1, topicName=筋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21 11:38:56 CST 2024, time=2024-07-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Asian J. Psychiatry:从正常认知到轻度认知障碍进展过程中以海马为中心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改变

pNC组左海马和杏仁核GM体积较sNC组显著降低,且左侧海马体积减少与3年后MMSE评分呈正相关;pNC组左海马与扣带回前后回之间的FC明显强于sNC组。

J Ethnopharmacol:当归芍药散对去卵巢雌性大鼠中枢神经内分泌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中枢催产素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否参与当归芍药散(DSS)对雌性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和神经精神行为的调节作用,并研究芍药苷和阿魏酸在DSS治疗的雌性AD大白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综述|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与外周炎症关系研究进展

阐明该关系可为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Phytomedicine:淫羊藿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及治疗潜力

通过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整合,ICA有望成为加快中医药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一个有希望的候选药物。

Nature:免疫细胞竟会分泌神经递质,限制肿瘤免疫

B细胞缺乏或在B细胞中特异性失活GABA生成酶GAD67可以增强抗肿瘤反应。

J Ethnopharmacol:鼻内给药紫苏叶精油可改善小鼠社交失败应激引起的行为障碍

通过动物模型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紫苏叶精油(PFEO)对抑郁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J Ethnopharmacol:中草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潜在疗效——机制和未来方向

对产后抑郁症(PPD)的潜在机制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综述,并对中草药(CHM)在治疗PPD中的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Mol. Psychiatry: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的突触结合蛋白-1 的新发错义突变使神经递质释放不同步

在一名患有发育迟缓和 ASD 症状的患者中发现 Syt1 (P401L) 高度保守位置的错义从头突变,证明了于对 Syt1 功能的显性负面影响,这种突变会导致神经发育障碍。

Nat Rev Neurosci: 经过70多年研究,williamhill asia 对GABA在大脑的作用了解多少?

韩国大田基础科学研究所认知与社会中心Eunji Cheong和C. Justin Lee等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发表重要综述,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概述目前对大脑中GAB

好文推荐 | 神经递质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运动障碍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研究

为探究神经递质与VPS患者运动障碍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本文选定本院神经内科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住院的60例VP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