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中山大学周怡/陈崴等发现肠道CXCR6+ILC3可迁移至肾脏并促进肾脏纤维化发生进展

2024-05-31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表明肠道CXCR6+ ILC3s通过PD-1表达增强的IL-23受体信号迁移到肾脏并加剧肾纤维化。

3型先天淋巴样细胞(ILC3s)调节粘膜部位的炎症和组织修复,但这些功能是否适用于其他组织,如肾脏,尚不清楚。

2024年5月2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怡、陈崴及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Joseph V. Bonventre共同通讯(梁州、唐子雯及朱昌健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在共同通讯在Immunity 在线发表题为“Intestinal CXCR6+ ILC3s migrate to the kidney and exacerbate renal fibrosis via IL-23 receptor signaling enhanced by PD-1 ex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肠道CXCR6+ ILC3s通过PD-1表达增强的IL-23受体信号迁移到肾脏并加剧肾纤维化。

该研究观察到人类肾纤维化与肾脏和血液中ILC3s的增加有关。在小鼠中,CXCR6+ ILC3s迅速从肠粘膜迁移,并通过损伤小管释放的CXCL16在肾脏中积累。在纤维化肾脏中,ILC3s增加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的表达和随后的IL-17A的产生,直接激活肌成纤维细胞和纤维化生态位的形成。ILC3表达PD-1抑制IL-23R的内吞作用,从而扩增JAK2/STAT3/RORgt/IL-17A通路,这是ILC3促纤维化作用所必需的。因此,该研究揭示了迄今为止未被认识的ILC3s从肠道到肾脏的迁移途径,以及ILC3s在促进肾纤维化中的PD-1依赖性功能。

图片

先天淋巴样细胞(ILCs)是异质淋巴细胞,缺乏重排抗原受体,通过细胞因子的产生对损伤作出反应,启动关键的免疫反应和组织修复。ILC3s需要表达类视黄酮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产生白细胞介素(IL)-17A和/或IL-22,在小肠等粘膜屏障部位大量存在(SI) 1ILC3s也存在于肝、肾等实质器官中。ILC3s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作用,包括维持粘膜稳态、组织修复、抵抗细菌感染和肿瘤免疫监视。ILC3s可以通过IL-17A/IL-22的产生促进沙门氏菌感染的肠道纤维化和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表明其在纤维化重塑中的作用。然而,ILC3s是否参与肾纤维化仍不清楚。

肾纤维化是几乎所有类型的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共同命运。在多种刺激下,免疫细胞在很早的阶段就浸润肾脏,产生促炎介质,直接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分化为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这最终导致异常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和不可逆的结构和功能损伤。鉴于IL-23、IL-1β和IL-17A是CKD22-24中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是ILC3s的主要调节介质和效应因子,假设ILC3s可能参与肾纤维化。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Immunity 

该研究发现ILC3s通过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6/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6 (CXCR6/CXCL16)信号传导从SIs迅速募集到肾脏,并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和启动纤维化生态位形成来促进肾脏纤维化。在机制上,ILC3s的促纤维化作用依赖于IL-23/IL-1β在肾纤维化微环境中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的表达。

PD-1与IL-23R结合,抑制IL-23R的内吞噬,从而维持IL-23R在ILC3s表面,并放大下游细胞内janus kinase 2 (JAK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RORgt信号传导和随后的IL-17A分泌。最终,增加的IL-17A驱动肾成纤维细胞产生ECM。在CKD患者中也检测到类似的模式,支持这些发现的转化潜力。该研究显示ILC3s在肾纤维化中的独特贡献可能通过肠肾连接,靶向ILC3的肠肾迁移或肾ILC3s中的PD-1具有预防CKD的治疗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immunity/abstract/S1074-7613(24)00255-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7713, encodeId=96c4220e7137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e0e9655f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L-23#</a> <a href='/topic/show?id=246c82641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肾纤维化#</a> <a href='/topic/show?id=f1321150e20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LC3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655, encryptionId=6e0e9655fd, topicName=IL-23), TopicDto(id=115072, encryptionId=f1321150e203, topicName=ILC3s), TopicDto(id=82641, encryptionId=246c82641b7, topicName=肾纤维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31 22:34:52 CST 2024, time=2024-05-3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DRUGS:Guselkumab获得首次全球认证

近日,美国强生研发的Guselkumab(Tremfya)已经获得美国FDA的上市审核用以治疗块型银屑病和银屑病型关节炎。和传统靶向TNF的抗炎抗体相比,Guselkumab特异性地作用于全新靶点白细胞介素(IL)-23。IL-23在辅助性T 细胞17(Th-17)的分化和增殖以及由其产生的包括IL-17和IL-22在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中起着关键作用。Th-17 / IL-17通路在抵御细菌和真菌

GUT:携带IL-23受体的TNFR2 + T细胞的扩增与克罗恩病中抗TNF治疗的分子抗性相关

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克罗恩病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大约40%的患者会出现抗TNF治疗的失败。在这里,研究人员进行了与抗TNF治疗失败的抗性相关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GUT:与克罗恩病中抗TNF治疗效果相关的细胞分子特征

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治疗目前成功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然而,大约仍有40%的患者出现抗TNF治疗失败。因此,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对抗TNF治疗的抗性相关的分子机制。

诺华的IL-17A单抗Cosentyx显著改善斑块状银屑病疾病症状

诺华宣布其IL-17A单抗Cosentyx可改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并迅速抑制IL-23水平。该药物在治疗第12周时,可迅速逆转大多数患者的斑块样病变。并且,该药物还诱导了对IL-23和IL-17F细胞因子的快速和持续抑制。

Blood:维甲酸反应性CD8效应T细胞在胃肠GvHD富含IL-23的组织中选择性扩增

维甲酸主要增加同种异体反应性的RARahi CD8效应T细胞,包括体内鉴定的表型细胞。IL-23可通过选择性增加CD8效应T细胞上b7整合素的表达和降低具有调节细胞表型的CD4 T细胞来加强这一效应。

被英国NICE拒绝后,强生的IL-23/IL-12单抗Stelara获得欧盟扩展适应症治疗儿童牛皮癣

欧盟委员会(EC)宣布扩大了强生的IL-23/IL-12靶向单抗Stelara(ustekinumab)的适应症,现在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牛皮癣的儿童患者(6-11岁)。

SCI REP:血浆IL-23和IL-5作为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病变代谢活性的替代标记物!

由此可见,该研究为AE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可替代FDG-PET评估疾病进展的随访工具。

Lilly将启动IXORA-R头对头试验:比较IL-17A单抗Taltz和IL-23单抗Tremfya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

2018年9月10日礼来公司宣布将启动IXORA-R "头对头"(H2H)的临床试验,旨在比较IL-17A单抗Taltz(ixekizumab )和IL-23单抗Tremfya(guselkumab)对成人中度至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A&R:IL-23通过激活MDL-1+破骨细胞前体调节炎性破骨细胞生成

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在炎性关节炎病理性骨重塑中的作用。

Chin Med:中药诗碧曼通过抑制IL-23/Th17轴和Cxcl16介导的内皮细胞活化改善银屑病

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解释诗碧曼(SBM)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明确基于特定细胞群的SBM靶点,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