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NS:我国学者揭示游戏化干预对自闭症患者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影响
2025-05-27 小文子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评估了游戏化干预在提升自闭症患者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包括社交互动和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游戏化干预是将游戏设计和元素应用于非游戏场景,是一种新兴的干预方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其在训练行为技能方面具有可行性,但在改善ASD患者社交技能上的有效性尚不明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杂志发表了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游戏化干预在提升自闭症患者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方面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提高ASD患者社交互动和沟通技能最常使用的游戏化元素包括反馈、奖励、定制学习、监测、个性化、关卡、虚拟化身、合作、叙事、虚拟现实和远程控制。
研究检索了11个数据库,检索词包括“ASD”、“游戏化”、“社交互动和沟通” 等。两名评审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ROBINS-I和RoB2工具评估质量。用叙事合成法分析数据,对社交互动和沟通结果进行荟萃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评估异质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研究最初检索到4499条记录,最终纳入20项研究,涉及349名参与者,多为男性儿童和青少年。多数研究在发达国家开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游戏化干预的主要目的是训练(75%)、学习(15%)和治疗(10%)。游戏化设计的主要元素包括反馈、监测、关卡和虚拟形象频繁应用,可定制训练或学习结果;动态元素包括奖励、合作和个性化,能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多数研究用于训练和学习,针对不同训练目的,元素使用有差异。5项研究纳入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游戏化干预对社交互动和沟通有积极影响(合并标准化均差为0.46)。在对社交互动和沟通有显著总体效果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游戏化元素是奖励、个性化以及虚拟化身的使用。
结果表明,现有游戏化研究关注提升ASD患者社交技能,常见游戏元素为反馈、奖励、定制学习、监测和个性化。且干预对社交互动和沟通有一定提升作用。未来需开展更全面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游戏化干预的有效性,为ASD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原始出处:
Tingxuan Wang, Haixia Ma, et al, The use of gamified 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5,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5.10503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自闭症# #游戏化干预#
2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