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Comm (2020)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发布最新数据:肺动脉高压全球疾病负担现状与挑战

2025-04-28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本研究为全球肺动脉高压负担现状提供了系统性、多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发病趋势、人群结构变迁及地区差异,填补了全球PAH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空白。

近日,一项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大型流行病学分析发布,全面评估了1990年至2021年间全球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相关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死亡人数及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并对2050年的疾病负担进行预测。这项研究揭示了肺动脉高压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尤其是在不同社会人口发展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亟需全球范围内制定有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

肺动脉高压疾病负担复杂,流行病学认知不足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心肺血管疾病,因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右心衰竭,具有高致死性和较差的长期预后。尽管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其全球流行病学数据依然存在空白,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资料稀缺,影响疾病管理策略和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性。

全球趋势:DALYs下降,死亡率却显著上升

该项研究数据显示,自1990年至2021年,全球因肺动脉高压导致的DALYs总量下降了6.6%。尽管整体负担略有减轻,但在高SDI国家,PAH相关DALYs却逆势上升了13.9%,提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筛查手段提升,部分发达国家的疾病负担仍在加重。

与此同时,全球PAH死亡人数在此期间上升了48.5%。其中,高SDI国家死亡人数增长幅度更高,达到76.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尽管多数国家和地区的DALYs和死亡的年龄标准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s, ASRs)有所下降,但在高-中SDI地区,这一降幅最为显著,说明随着医疗水平提升和早期干预普及,部分发展中地区取得了显著进展。

疾病负担从年轻男性向老年女性转移

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全球PAH相关DALYs在年轻男性群体中占比较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疾病负担逐渐向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群体转移。到2021年,这一趋势在高SDI国家尤为显著。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模型显示,年轻年龄组的DALYs不断下降,而老龄队列则呈持续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全球肺动脉高压死亡人数及患病人数将持续增加,且女性将成为主要受累人群。

区域差异明显,中SDI国家长期疾病负担居高不下

从地区分布看,中SDI国家在1990年和2021年均为PAH相关DALYs最高的区域。尽管部分高-中SDI国家已实现DALYs和ASRs的逐步下降,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依然面临巨大的疾病负担压力。受制于医疗资源有限、诊断手段不足、专科药物可及性差等因素,这些国家患者多在病情晚期才被确诊,严重影响预后。

未来趋势预测与公共卫生建议

根据预测模型,至2050年,全球肺动脉高压死亡人数及患病人数将持续上升,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且发病年龄中位数逐渐后移,全球老龄化趋势对疾病负担影响愈发明显。研究团队建议:

  1. 加强中低收入国家疾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填补数据空白,完善全球肺动脉高压数据库。

  2. 推广早筛早诊策略,提高公众与基层医生对肺动脉高压非特异性症状的识别能力,缩短确诊延迟。

  3. 改善药物和先进治疗手段在欠发达地区的可及性,降低治疗不平等现象。

  4. 针对高危人群如老龄女性、慢性肺病患者开展主动筛查,实施分层管理。

  5. 推动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与经验交流,促进标准化诊疗路径建设。

结语:全球需协同行动,遏制疾病负担持续上升

本研究为全球肺动脉高压负担现状提供了系统性、多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发病趋势、人群结构变迁及地区差异,填补了全球PAH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空白。面对未来持续增长的疾病压力,尤其是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全球卫生决策者和医疗工作者亟需加强合作,制定精准化、差异化、可持续的干预策略,切实改善患者生存预后,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Yang Y, Zeng Z, Yang Q, Wang H, Zhang H, Yan W, Wang P, Wang C, Su Z, Thangaraju P, Safi SZ, Yang B, Wang Y, Zhou J, Zou Z, Huang Y, Shu S, Xiong C. The Challenge in Burden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 Perspective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MedComm (2020). 2025 Apr 24;6(5):e70175. doi: 10.1002/mco2.70175. PMID: 40276646; PMCID: PMC1201987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591, encodeId=ff6e2262591f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bad820e11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动脉高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071, encryptionId=0bad820e112, topicName=肺动脉高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28 11:09:05 CST 2025, time=2025-04-2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Circ Res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彭文辉教授团队首次揭示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肺静脉重构-Treg细胞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PH-LHD的致病机制,并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干预靶点。 

Cell:一项新型抑制剂,有望为肺动脉高压带来新疗法

这项成果目前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标志着针对“隐形靶点”的药物开发迈出了关键一步。

Ann Am Thorac Soc:肺动脉高压中的虚弱综合征,一种多维度并发症正被关注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多器官累及的复杂慢病,虚弱综合征作为其重要并发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临床医师关注。

Circ Genom Precis Med.:微小RNA(miRNA)为肺动脉高压分型诊断提供新工具,助力精准医疗发展

本研究为PH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工具,标志着基于液体活检的PH分型诊疗策略正在走向现实。

SEPAR发布权威立场文件:推进呼吸系统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管理

此立场文件的发布,不仅填补了CRD相关PH诊断指导方面的空白,也为未来更多前瞻性研究提供方向。

中山大学陈样新教授团队在《Hypertension》发表最新研究:揭示内皮细胞SMAD4缺失促进肺高压发病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首次从分子与结构层面揭示了内皮SMAD4缺失如何通过影响细胞连接与基质稳态,驱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CHEST:肥胖是否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欧洲多中心研究揭示答案

肥胖并未显著影响PAH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却可能干扰疾病的识别和风险评估。

HYPERTENSION:我国学者研究揭示BMP信号通路缺失通过细胞外基质重构促发肺动脉高压

本研究不仅首次明确了SMAD4在内皮稳态中的非冗余功能,更系统揭示其通过整合素-ECM轴调控血管稳定性的机制,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打开了新方向。

CHEST:超声心动图参数可显著提升肺动脉高压风险预测准确性:来自PVDOMICS研究网络的最新成果

无论是初诊还是随访期PAH患者,右心功能下降均与较差的6MWD、较高的NT-proBNP水平及风险评分升高密切相关。

右心室功能评估提升肺动脉高压风险预测:大型多中心研究确认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独立预后价值

当前PAH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依赖症状、6MWD以及血液标志物等间接指标,而右心室的功能直接反映了疾病负担与右心适应能力,其成像指标的标准化应用可望弥补传统评估手段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