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H】CAR-T治疗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后的急性肾损伤影响生存期

2025-07-06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学者开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 AKI 的发生率、AKI 相关的 CAR-T 前文献因素,以及复发性/难治性 LBCL 患者中 AKI 的预后意义。

CAR-T后AKI

CAR-T治疗是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其中急性肾损伤(AKI)是CAR-T治疗中逐渐被认识的毒性之一,其机制可能包括细胞因子驱动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渗漏、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肾脏和血管的炎症细胞浸润等。既往研究显示CAR-T之后的AKI与CRS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并且与短期死亡率增加有关,但机制尚不明确。此外,预测CAR-T期间AKI的基线危险因素也不明确。

因此学者开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 AKI 的发生率、AKI 相关的 CAR-T 前文献因素,以及复发性/难治性 LBCL 患者中 AKI 的预后意义。研究近日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jpg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期间接受商业化CD19 CAR-T产品的复发/难治性LBCL患者。研究的主要结果为AKI的发生率,AKI根据KDIGO标准定义,次要结果包括与AKI发展相关的风险因素、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患者及AKI情况:患者研究共纳入155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3年。其中28名(18%)患者在CAR-T治疗后30天内发生AKI,中位时间至血清肌酐峰值为9.5天。AKI的病因包括血容量不足(71%)、CRS(18%)、肾毒性暴露(18%)、肿瘤溶解综合征(4%)和多因素(21%)。大多数AKI患者(89%)经历了肾功能恢复,中位恢复时间为14天。AKI患者中,4名(2.6%)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其中2名需要长期血液透析,1名因疾病进展在CAR-T治疗后34天死亡。

AKI的危险因素:在单变量分析中,慢性肾脏病(CKD)病史(RR 3.54, 95% CI: 1.90–6.61, p=0.0001)、接受axicabtagene ciloleucel治疗(相对于tisa-cel ,RR 2.09, 95% CI: 1.05–4.17, p=0.0358),、血清铁蛋白(RR 3.06, 95% CI: 1.12–8.38, p=0.0297)和肌酐水平(RR 2.89, 95% CI: 1.35–6.19, p=0.0063)升高与AKI的发生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CKD病史(aRR 3.48, 95% CI: 1.91–6.35, p<0.0001)和接受axicabtagene ciloleucel治疗(aRR 2.08, 95% CI: 1.08–4.03, p=0.0288)仍保持统计学意义。发生 AKI 的患者与无 AKI 的患者相比,所有级别 CRS 的发生率在数值上更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86% vs. 70%,p=0.0919)。然而,发生 AKI 的患者的3+ CRS显著高于未发生 AKI 的患者 (25% vs. 6%,p=0.0024)。发生 AKI 的患者中所有级别(54% vs. 32%,p=0.0338) 和3+ 级 (36% vs. 16%,p=0.0155)ICANS的发生率显著较高。

2.jpg

AKI与缓解率和生存的关系:与无 AKI 的患者相比,AKI患者对 CAR-T 的总缓解率较低 (36% vs. 57%,p=0.0441),但完全缓解率无显著差异(25%vs. 34%,p=0.3641)。AKI患者与非AKI患者相比,中位PFS(2.4个月 vs. 6.9个月,p=0.02)和OS(7.8个月 vs. 29.7个月,p<0.01)更短。在多变量分析中,AKI与PFS和OS的关联仍然显著。

3.jpg

4.jpg

AKI对后续治疗的影响:AKI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中,55%接受了后续治疗,包括抗PD(L)1治疗、维泊妥珠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等。AKI并未影响后续治疗决策。

总结

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AKI在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中并不罕见,且与较差的长期生存结果相关。研究还发现,CKD病史和接受axicabtagene ciloleucel治疗是AKI的独立风险因素。尽管大多数患者经历了肾功能恢复,但AKI与较差的生存结果相关,从而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以改善CAR-T治疗后的结局。

参考文献

Sharp J, Zhao Q, Voorhees TJ, Bond DA, Sawalha Y, Reneau J, et al. Acute kidney injury after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inferi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 Br J Haematol. 2025;00:1–10. https://doi.org/10.1111/ bjh.2024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271, encodeId=a1d322e2271d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dba4069e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AR-T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206e112102d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69, encryptionId=edba4069ec, topicName=CAR-T治疗), TopicDto(id=112102, encryptionId=206e112102dd, topicName=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06 17:29:35 CST 2025, time=2025-07-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J HEMATOL ONCOL:CAR-T治疗后患者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CAR-T治疗的R/R淋巴瘤和MM患者中,SPMs的发生率为8.5%,皮肤癌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发生率表明,CAR-T治疗后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类型的恶性肿瘤。

【JITC】王亮/周红升教授首次系统分析双抗治疗后的第二原发肿瘤

研究分析 FAERS 数据,揭示 BsAbs 治疗后 SPM 的风险,包括发生率、关联肿瘤类型等,与 CAR-T 治疗对比,强调需关注及管理此风险。

Nat Med:非霍奇金淋巴瘤CAR-T治疗反应预测新工具

研究构建了InflaMix定量模型,基于14项实验室指标(包括炎症标志物和器官功能指标),能够准确识别出与CAR-T治疗失败高风险相关的炎症特征,为NHL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了新的依据。

【BCJ】CAR-T治疗218例结外受累R/R LBCL疗效良好

美国学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探索了CAR-T治疗结外受累R/R LBCL的疗效,近日发表于《Blood Cancer Journal》。

【BCJ】CD19 CAR-T治疗双打击/双表达淋巴瘤的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

为了评估CD19 CAR-T治疗双打击/双表达淋巴瘤的疗效以及CRA-T后复发的结局,学者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Advanced Science】综述:多组学×可视化×AI,多维解析CAR-T治疗的微观与宏观世界

文章强调了多维组学在CAR-T疗法中的整合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可视化技术和AI应用的前沿发展。多组学、可视化工具和AI的全面融合有望为CAR-T细胞疗法的调控机制提供变革性的见解。

【NEJM】施均教授团队报道CD19 CAR-T治疗失败的AIHA在BCMA双特异T细胞衔接器治疗后效果良好

该文章首次报道了2例在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再次复发的多药难治性AIHA患者,给予BCMA双特异T细胞衔接器挽救治疗获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