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S:应用人工智能对急诊预检分诊的影响

2024-10-03 小文子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急诊科的分诊护士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作为分诊的辅助手段。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有希望成为一种可以减少分类不足并对患者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

急诊是动态环境,对急诊患者进行分诊是一项复杂任务,评估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患者健康数据、可用资源以及与患者的互动。因此,评估人工智能分诊的影响是一个复杂问题。准确而快速的分诊可以减少分诊不足和分诊过度,从而改善急诊科工作流程。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杂志发表了一项系统综述,研究人员回顾了在真实临床环境中基于人工智能分诊以提高分诊准确度的前瞻性研究,并探索帮助急诊护士进行分诊任务的方法。具体包括:(1)基于人工智能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干预内容,(2)基于人工智能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干预效果。

2023 年 3 月 9 日至 4 月 18 日,研究人员检索 了CINAHL 、Cochrane 、Embase 、 PubMed 、 ProQuest 、 KISS 和 RISS 数据库,3 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数据 。纳入基于人工智能的急诊患者分诊系统干预的前瞻性研究。3名研究人员提取数据并使用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STROBE) 独立评估研究的质量。记录文献的一般特征(第一作者、出版年份、国家、研究设计、临床环境、研究人群的特征和样本量、分诊规模、应用的人工智能程序、对照组和主要结局)、基于人工智能的分诊程序的特征(分诊级别、人工智能的提供方法、人工智能的类型和技术、使用回顾性数据、模型性能和分诊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分诊有效性。

2017年10月至2023年1月,研究人员检索到1633 项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 项研究,样本量范围146~17072人。7项研究中有6项采用了5级分诊量表。3项研究使用了美国开发的急诊严重指数(ESI)。其他量表包括英国开发的MTS,韩国分诊与急迫度分级量表(KTAS),台湾分诊与急迫度分级量表(TTAS)。1项研究使用了中国开发的4级紧急分类量表(ETS)。

7项研究中有4项探索了分诊预测,预测范围为80.5%~99.1%。基于模糊逻辑的CLIP模型准确率为99%;采用前馈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的准确率达到84.6%;结合TabNet和深度学习的混合模型在分类预测中实现了80.5%的准确率;机器学习模型的准确率高,误分诊率低至0.9%。其他结局包括分诊所需时间减少、过度分类和分类不足、以及患者治疗和预后行关结局。

急诊科的分诊护士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作为分诊的辅助手段。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有希望成为一种可以减少分类不足并对患者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

原文出处:

Nayeon Yi, Dain Baik, et al,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triag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024, DOI: 10.1111/jnu.13024.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人工智能.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0dc7845698d0,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JNS:应用人工智能对急诊预检分诊的影响,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6871,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急诊科的分诊护士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作为分诊的辅助手段。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有希望成为一种可以减少分类不足并对患者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1003/1727922311041_5589937.jpg, authorId=0, author=小文子,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595959;">急诊是动态环境,对急诊患者进行分诊是一项复杂任务,评估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患者健康数据、可用资源以及与患者的互动。因此,评估人工智能分诊的影响是一个复杂问题。准确而快速的分诊可以减少分诊不足和分诊过度,从而改善急诊科工作流程。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杂志发表了一项系统综述,研究人员回顾了在真实临床环境中基于人工智能分诊以提高分诊准确度的前瞻性研究,并探索帮助急诊护士进行分诊任务的方法。具体包括:(1)基于人工智能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干预内容,(2)基于人工智能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干预效果。</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1003/1727922293131_5589937.png" /></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2023 年 3 月 9 日至 4 月 18 日,研究人员检索 了CINAHL 、Cochrane 、Embase 、 PubMed 、 ProQuest 、 KISS 和 RISS 数据库,3 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数据 。纳入基于人工智能的急诊患者分诊系统干预的前瞻性研究。3名研究人员提取数据并使用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a href="//www.nyrain.com/guideline/search">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a>(STROBE) 独立评估研究的质量。记录文献的一般特征(第一作者、出版年份、国家、<a href="//www.nyrain.com/department/details?s_id=67">研究设计</a>、临床环境、研究人群的特征和样本量、分诊规模、应用的人工智能程序、对照组和主要结局)、基于人工智能的分诊程序的特征(分诊级别、人工智能的提供方法、人工智能的类型和技术、使用回顾性数据、模型性能和分诊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分诊有效性。</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2017年10月至2023年1月,研究人员检索到1633 项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 项研究,样本量范围146~17072人。7项研究中有6项采用了5级分诊量表。3项研究使用了美国开发的急诊严重指数(ESI)。其他量表包括英国开发的MTS,韩国分诊与急迫度分级量表(KTAS),台湾分诊与急迫度分级量表(TTAS)。1项研究使用了中国开发的4级紧急分类量表(ETS)。</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7项研究中有4项探索了分诊预测,预测范围为80.5%~99.1%。基于模糊逻辑的CLIP模型准确率为99%;采用前馈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的准确率达到84.6%;结合TabNet和深度学习的混合模型在分类预测中实现了80.5%的准确率;机器学习模型的准确率高,误分诊率低至0.9%。其他结局包括分诊所需时间减少、过度分类和分类不足、以及患者治疗和预后行关结局。</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1003/1727922293150_5589937.png" /></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急诊科的分诊护士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作为分诊的辅助手段。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有希望成为一种可以减少分类不足并对患者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原文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595959;">Nayeon Yi, Dain Baik, et al,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triag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nbsp;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024, DOI: 10.1111/jnu.13024.</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8461, tagName=人工智能), TagDto(tagId=493345, tagName=急诊分诊)],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79, categoryName=护理,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williamhill asia 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1205, appHits=15, showAppHits=0, pcHits=103, showPcHits=1190, likes=0, shares=2, comments=1,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hu Oct 03 11:33:00 CST 2024, publishedTimeString=2024-10-03,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56186, editor=护理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5, createdBy=10465589937, createdName=关0027, createdTime=Thu Oct 03 10:25:47 CST 2024, updatedBy=2570354, updatedName=王佳佳BOM, updatedTime=Thu Oct 03 11:27:48 CST 2024, ipAttribution=陕西省,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人工智能.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人工智能.pdf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8976, encodeId=31dc22289e65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3a024808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工智能#</a> <a href='/topic/show?id=5ade1198048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诊分诊#</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808, encryptionId=d3a024808e0, topicName=人工智能), TopicDto(id=119804, encryptionId=5ade1198048e, topicName=急诊分诊)],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Oct 03 11:27:48 CST 2024, time=2024-10-0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European Radiology:前列腺核磁共振成像和人工智能在主动监测中的应用

根据患者的风险,临床上可为患者提供不同的主动治疗方法(如前列腺切除术或放疗)和其他治疗选择,如主动监测(AS),并将其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前列腺癌。

Radiology:利用人工智能筛查乳腺癌的早期指标

近年来,回顾性研究表明,在筛查中使用人工智能(AI)系统可能有助于减轻放射科医生的工作量问题,同时保持筛查绩效。

GIE:人工智能的使用提高了腺瘤检出中的结肠镜检查性能

AI辅助结肠镜检查显著提高了腺瘤的检出率,但未提高无蒂锯齿状病变的检出率,且与内镜医师的经验、系统类型或医疗机构无关。

美国心脏协会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解读系列——《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科学声明》解读

本文旨在对该声明进行解读,为我国AI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建议和方向。

WJP: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在儿科脑肿瘤中的应用

在个性化医学领域,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AI)算法的应用带来了新的重大可能性。

倪晓晨:人工智能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本期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孝深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倪晓晨医生共同分享《人工智能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ESC 2024丨重磅研究抢先看:利用人工智能加快证据到实践,重新设计急诊科疑似心源性胸痛评估的临床方法

临床医生如果能够使用利用AI的决策支持工具,就有可能加强对疑似心脏性胸痛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从而提高临床效率、改善预后,并为自学医疗系统的持续评估和改进奠定基础。

OCR 2024 | 专访边云教授:从CT平扫到多模态融合,人工智能助力胰腺癌影像学诊断开启新篇章

williamhill asia 医学紧跟学术前沿,特邀边云教授深度解读了多种影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并展望胰腺癌影像学未来发展趋势。

Bioengineering:利用高效率网络增强皮肤病诊断:一种深度学习方法

由于计算能力的提高推动了机器学习的突破,精准医疗正在迅速发展。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在皮肤病学计算机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Cell子刊重磅:AI助力肺癌精准诊疗

这篇论文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强大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提升癌症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度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多验证研究的开展,该平台有望在未来成为肺癌诊断的标准工具,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治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