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难受没用,让别人也难受!研究建议:遇事不要忍,适度发疯才有用!

2025-04-13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西班牙研究发现,情绪聚焦疗法中,将羞耻等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能降低高自我批判者的自责与抑郁,强调情绪转化流程及治疗师共情的重要性 。

从小长辈就教育williamhill asia ,与人相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长大后,社会却教育williamhill asia ,一味的忍让是没有止境的。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忍让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患上疾病。

心理学研究早已揭示,长期压抑情绪不仅可能导致抑郁与焦虑,还会加剧自我批评的声音,形成“我不好”、“我不配”的恶性循环。

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未被释放的情绪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掩埋,总有一天会以更恶劣的形式爆发。”

因此,隐忍与等待并非明智之举,反而应主动面对内心的“雷区”。

近期,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Psychotherapy Research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验证了情绪聚焦疗法(EFT)的有效性,提出情绪转化的顺序比情绪类型更为关键。

他们发现,通过将羞耻、恐惧等负面情绪精准转化为自我同情、保护性愤怒等积极情绪,能够真正治愈内心的伤痛。

该研究的受试者为高自我批判水平的成年人,通过专业心理量表筛选出那些常感自我厌恶的人。

最终,19名参与者接受了10到12次的EFT治疗,研究者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评估了自我批评与抑郁水平。

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记录受试者的情绪状态和自责程度;

接着,治疗师通过共情回应引导受试者进入情绪状态,并运用经典的“空椅子技术”鼓励他们表达情绪;

最后在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经历“初级不适应情绪(如羞耻、恐惧)到初级适应情绪(如自我关怀、愤怒)”的转变,显著降低了受试者的自责和抑郁水平。

这一转换过程如同打开了情绪疗愈的大门,让受试者能够更有效地面对内心的痛苦。

研究还发现,治疗师在初期的共情回应对情绪转换有显著影响。

当治疗师专注于受试者的情绪,而非行为或认知时,受试者更容易经历“崩溃—重建”的循环。

这种共情回应不仅帮助他们识别情绪,还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

有趣的是,单靠积极的自我肯定,如“我真棒”,往往效果有限。

因为如果没有经历“崩溃—重建”的过程,积极情绪无法真正触及内心的痛苦。

就像伤口愈合需要经历“清创—上药—包扎”的过程一样,情绪的治疗也需遵循完整的步骤。

那么,该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情绪呢?

研究者建议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如30秒或1分钟,尽情释放情绪。

这种短暂的宣泄有助于释放内心的压力。

随后,重建内心力量的关键在于转向治愈情绪,通过自我关怀或愤怒表达来重新塑造自我,例如把“我讨厌自己”转化为“我只需休息一下”,将恐惧转化为“我要保护自己”。

通过这种科学的情绪转化流程,williamhill asia 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还能有效打破负面情绪的循环,迈向真正的内心疗愈。

这么看来,一味的忍让确实不是最佳方案,为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遇到事情,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80/10503307.2025.2460535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389, encodeId=658922603897a, content=精神病人呢就应该砍死你,这样他才释放出来,而你愿意不???,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6431584645, createdName=wwjxx, createdTime=Mon Apr 14 10:45:09 CST 2025, time=2025-04-14,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东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339, encodeId=be3222603395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a0b5496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a> <a href='/topic/show?id=f51f1260159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情绪聚焦疗法#</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015, encryptionId=f51f1260159a, topicName=情绪聚焦疗法), TopicDto(id=54963, encryptionId=0a0b5496306, topicName=抑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13 23:57:23 CST 2025, time=2025-04-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5-04-14 wwjxx 来自广东省

    精神病人呢就应该砍死你,这样他才释放出来,而你愿意不???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389, encodeId=658922603897a, content=精神病人呢就应该砍死你,这样他才释放出来,而你愿意不???,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6431584645, createdName=wwjxx, createdTime=Mon Apr 14 10:45:09 CST 2025, time=2025-04-14,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东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339, encodeId=be3222603395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a0b5496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a> <a href='/topic/show?id=f51f1260159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情绪聚焦疗法#</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015, encryptionId=f51f1260159a, topicName=情绪聚焦疗法), TopicDto(id=54963, encryptionId=0a0b5496306, topicName=抑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13 23:57:23 CST 2025, time=2025-04-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JNS:减少久坐行为可改善心衰患者的抑郁症状

在家庭环境中,通过短时间的轻体力活动或更高强度的活动来中断久坐行为,是一种可行、可及且有效的管理心衰患者抑郁症状的方法,对面临传统康复计划挑战的患者是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

JAMA Netw Open:从童年到青春期的累积生活方式行为与青少年期感知压力、抑郁症状的关联

从童年到青春期的累积生活方式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规律运动(尤其是监督锻炼)可降低压力与抑郁风险,

快餐增加抑郁风险?最新研究:每周增加一顿快餐,抑郁风险增加4%;每周超过2顿,抑郁风险增加24%!中介分析大揭秘

研究发现,每周增加一顿快餐消费,抑郁的几率增加 4%,每周消费超过两顿快餐,抑郁的几率增加 24%。在超重亚组中未发现显著的中介效应。在较肥胖的患者中,中介效应随着 BMI 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论著|比较不同成分短链脂肪酸的抗抑郁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模型,通过腹腔注射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及短链脂肪酸混合物,比较不同成分短链脂肪酸的抗抑郁效果,并观察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短链脂肪酸在抗抑郁治疗的选择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主动通勤与抑郁和焦虑发生率的关联:前瞻性队列研究

与非主动通勤相比,骑行及混合模式通勤可显著降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风险,骑行的风险比为0.775(95%CI:0.674–0.890),混合模式步行和骑行的风险比分别为0.858和0.821。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抑郁与自主神经症状网络分析

本研究拟通过症状网络分析探讨与PD抑郁症相关的核心症状,提高临床医生对PD伴发抑郁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能力。

Psychological Medicine:饮食/身体活动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双向因果路径缺乏支持:三角证据分析

研究通过三角证据框架,得出饮食和身体活动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因果关系缺乏一致的支持,尽管水果摄入与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其他路径的证据较弱。

IJMHA:亚阈值抑郁症患者情绪冲突的动态认知特征: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SubD个体在情绪冲突任务中表现出更长的反应时间和更低的准确性,N2和N450振幅增大,冲突SP振幅减小,表明其在情绪冲突处理中存在认知缺陷。

Alzheimer’s & Dementia:新研究揭示老年认知障碍与抑郁症状的共同神经基础

白质高信号和九个关键脑区节点与老年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相关。这些节点分布在默认模式网络、执行控制网络和突显网络中,表明这些网络在认知和情绪调节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