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难受没用,让别人也难受!研究建议:遇事不要忍,适度发疯才有用!
2025-04-13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西班牙研究发现,情绪聚焦疗法中,将羞耻等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能降低高自我批判者的自责与抑郁,强调情绪转化流程及治疗师共情的重要性 。
从小长辈就教育williamhill asia ,与人相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长大后,社会却教育williamhill asia ,一味的忍让是没有止境的。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忍让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患上疾病。
心理学研究早已揭示,长期压抑情绪不仅可能导致抑郁与焦虑,还会加剧自我批评的声音,形成“我不好”、“我不配”的恶性循环。
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未被释放的情绪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掩埋,总有一天会以更恶劣的形式爆发。”
因此,隐忍与等待并非明智之举,反而应主动面对内心的“雷区”。
近期,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Psychotherapy Research》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验证了情绪聚焦疗法(EFT)的有效性,提出情绪转化的顺序比情绪类型更为关键。
他们发现,通过将羞耻、恐惧等负面情绪精准转化为自我同情、保护性愤怒等积极情绪,能够真正治愈内心的伤痛。
该研究的受试者为高自我批判水平的成年人,通过专业心理量表筛选出那些常感自我厌恶的人。
最终,19名参与者接受了10到12次的EFT治疗,研究者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评估了自我批评与抑郁水平。
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记录受试者的情绪状态和自责程度;
接着,治疗师通过共情回应引导受试者进入情绪状态,并运用经典的“空椅子技术”鼓励他们表达情绪;
最后在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经历“初级不适应情绪(如羞耻、恐惧)到初级适应情绪(如自我关怀、愤怒)”的转变,显著降低了受试者的自责和抑郁水平。
这一转换过程如同打开了情绪疗愈的大门,让受试者能够更有效地面对内心的痛苦。
研究还发现,治疗师在初期的共情回应对情绪转换有显著影响。
当治疗师专注于受试者的情绪,而非行为或认知时,受试者更容易经历“崩溃—重建”的循环。
这种共情回应不仅帮助他们识别情绪,还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
有趣的是,单靠积极的自我肯定,如“我真棒”,往往效果有限。
因为如果没有经历“崩溃—重建”的过程,积极情绪无法真正触及内心的痛苦。
就像伤口愈合需要经历“清创—上药—包扎”的过程一样,情绪的治疗也需遵循完整的步骤。
那么,该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情绪呢?
研究者建议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如30秒或1分钟,尽情释放情绪。
这种短暂的宣泄有助于释放内心的压力。
随后,重建内心力量的关键在于转向治愈情绪,通过自我关怀或愤怒表达来重新塑造自我,例如把“我讨厌自己”转化为“我只需休息一下”,将恐惧转化为“我要保护自己”。
通过这种科学的情绪转化流程,williamhill asia 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还能有效打破负面情绪的循环,迈向真正的内心疗愈。
这么看来,一味的忍让确实不是最佳方案,为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遇到事情,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80/10503307.2025.246053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精神病人呢就应该砍死你,这样他才释放出来,而你愿意不???
21 举报
#抑郁# #情绪聚焦疗法#
3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