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30
随着数字化技术及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借助于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将虚拟的影像变为实体模型,产生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新途径,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工作模式。其中,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骨科模型是最早开展的技术之一,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在数据获取、模型设计、打印及应用等方面还缺乏具有参考价值的技术指导与标准。为指导、规范3D打印骨科模型在临床

2024-12-28
下肢骨科手术术后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诸多不便。下肢手术术后肿胀的范围广泛,包括髋、膝关节置换术、创伤手术等各类下肢手术。
2024-12-24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循证步骤形成了急诊创伤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方案,为降低急诊创伤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规范此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024-01-20
2023年6月发布了《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2023版)》(以下简称威廉亚洲博彩公司 )。本文对其进行简要解读。
2020-01-13
手术部位感染是骨科择期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对于关节置换术或脊柱内固定术更是灾难性的后果,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加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是实施骨科择期手术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查阅文
2019-02-10
随着数字化技术与骨科学的联系日益紧密,传统骨科学诊疗行为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逐步从经验化、大体化、轮廓化向标准化、精准化、个性化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3D打印技术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各种骨科手术个体化、精准化的有效手段.数字化设计的手术方案可以通过3D打印手术导板将手术的规划集中到导板上,使用时只需将导板接触于术前规划的部位即可引导术者按照术前规划顺利进行术中定位、定点、线、面及其方向和
2017-02-15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贫血的发生率高。围术期贫血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异体输血存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增加血液资源紧张局面及患者医疗负担。因此,加强骨科大手术围术期血液管理(peri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PBM)是实施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

2023-07-17
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于2020年11月发布了《骨科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专家共识》,旨在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规范指导和建议。

2023-02-01
本研究总结了成人骨科全麻术后进水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医护人员应利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全麻术后骨科患者,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精准度和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