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Psychiatry:单剂量裸盖菇素和迷幻蘑菇提取物在SAPAP3啮齿类OCD样过度自梳理模型中的长期益处

2024-10-14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裸盖菇素及其迷幻蘑菇提取物能够显著减少SAPAP3基因缺失小鼠的自梳理行为和焦虑症状,且疗效可持续6周。迷幻蘑菇提取物在改善焦虑和抽搐行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强迫症(OCD)是一种高度流行且致残性较高的疾病,现有治疗方法对约40%的患者效果有限,约10%的患者被认为是难治性。为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手段。啮齿类动物模型,尤其是SAPAP3基因缺失的老鼠,表现出类似OCD的过度自梳理行为,这一行为与人类的病理性自梳理和焦虑症状有相似之处。裸盖菇素(一种经典致幻剂)在某些患者中显示出对OCD症状的缓解作用,但其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裸盖菇素及迷幻蘑菇提取物对SAPAP3基因缺失小鼠OCD样行为的影响,尤其关注其长期作用。

本研究使用了SAPAP3基因缺失小鼠,这些小鼠在行为上表现出过度自梳理和焦虑的特征。小鼠被随机分配到三组:分别接受裸盖菇素(4.4 mg/kg)、迷幻蘑菇提取物(相同剂量的裸盖菇素)或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单次腹腔注射。研究在注射后2天、12天和21天评估自梳理行为、头部和身体抽搐、焦虑水平等行为特征。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实验员在不知道小鼠分组的情况下进行评分。对于改善率超过10%的小鼠,还进行了为期7周的长期随访研究。

行为数据的收集通过录像记录完成,录像分析由独立评估者进行,评估者对小鼠的处理分组不知情。统计分析主要通过方差分析(ANOVA)进行,重点评估自梳理行为和抽搐行为的变化情况。此外,研究还设计了大理石掩埋实验(MBT)、开放场测试(OFT)和高架十字迷宫(EPM)等行为测试,以评估小鼠的焦虑水平和活动性。

图1:临床试验结构图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裸盖菇素和迷幻蘑菇提取物显著减少了小鼠的自梳理行为。生理盐水组小鼠在21天内自梳理行为增加了118.71%,而裸盖菇素组减少了14.60%,迷幻蘑菇提取物组减少了19.20%。方差分析显示时间和治疗间的交互效应显著(p < 0.0001)。两者的疗效在第12天达到峰值,迷幻蘑菇提取物在减少头部和身体抽搐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在长期随访中,裸盖菇素和迷幻蘑菇提取物的治疗效果持续了6周。注射后42天,迷幻蘑菇提取物组的小鼠自梳理行为减少了43.3%,而裸盖菇素组减少了5.2%。在所有的行为测试中,迷幻蘑菇提取物在减轻焦虑、改善探索行为等方面也表现出优势。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迷幻蘑菇提取物组在大理石掩埋测试中的表现显著提高,表明治疗后小鼠的焦虑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迷幻蘑菇提取物在开放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的焦虑指标也有所改善。

图2:裸盖菇素和迷幻蘑菇提取物对SAPAP3缺失小鼠自梳理行为和抽搐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单剂量的裸盖菇素和迷幻蘑菇提取物能显著缓解SAPAP3基因缺失小鼠的OCD样过度自梳理行为和焦虑症状,并且这种疗效在治疗后可持续长达6周。相比裸盖菇素,迷幻蘑菇提取物在减轻抽搐行为和焦虑症状方面表现更为优越。这些结果支持裸盖菇素及其提取物作为OCD潜在治疗手段的临床试验,并为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制提供了依据。

原始出处:

Brownstien M, Lazar M, Botvinnik A, et al. Striking long-term beneficial effects of single dose psilocybin and psychedelic mushroom extract in the SAPAP3 rodent model of OCD-like excessive self-grooming. *Mol Psychiatry*.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4-02786-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0754, encodeId=19e92230e542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7206e2821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焦虑#</a> <a href='/topic/show?id=1f5950199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强迫症#</a> <a href='/topic/show?id=fb1915880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apap3#</a> <a href='/topic/show?id=057690433f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裸盖菇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880, encryptionId=fb1915880f1, topicName=Sapap3), TopicDto(id=50199, encryptionId=1f5950199b7, topicName=强迫症), TopicDto(id=67282, encryptionId=87206e28215, topicName=焦虑), TopicDto(id=90433, encryptionId=057690433f4, topicName=裸盖菇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Oct 14 09:20:57 CST 2024, time=2024-10-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Int J Ment Health Addiction:中国学者研究---吸烟和饮酒与抑郁和焦虑障碍中慢性疼痛的关系研究

抑郁和焦虑患者的饮酒与大多数疼痛表型呈负相关,而吸烟与大多数疼痛表型呈正相关。特别是,饮酒与头痛、颈部和肩部疼痛呈负相关,吸烟与背痛、髋部疼痛等呈正相关。

Nature Communications:为什么闷热潮湿的夏天,更容易焦虑?暨南大学研究团队探明原因

暨南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研究了湿热环境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导致焦虑样行为的发生。

Sci Adv:痒!痒!痒!上海交通大学刘明刚/徐天乐等人合作揭示慢性瘙痒容易引起焦虑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发现强调了Re→LS→LH通路在调节慢性瘙痒相关焦虑样共病症状中的潜在意义。

JAMA Pediatrics:游戏化数字心理健康干预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

游戏化数字心理健康干预对ADHD或抑郁症青少年有益。虽然治疗效果的调节因素为优化临床结局提供了初步见解,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JAMA Pediatrics:慢性疼痛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增加

结果表明,慢性疼痛与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增加有关,而且与没有疼痛的青少年相比,慢性疼痛的症状更严重。

Neurobiology of disease:相比于“领导”,“打工人”更易焦虑!南医大新研究探明背后原因

研究发现相对于支配地位的小鼠,被支配地位的小鼠更容易患上疼痛引起的焦虑。

Lancet/Cell:抗焦虑非药物治疗最新研究有突破?

近期,2篇发表在Cell和lancet子刊上的文章在非药物抗焦虑有所突破,分别揭示了运动抗焦虑的作用机制以及焦虑的代际传递与预防干预手段。

CGP论著 | 精准化运动处方:治疗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认知功能的新方案

观察精准化运动处方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

研究证实:经常焦虑的人,更容易得老年痴呆

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发现,慢性焦虑和新发焦虑与老年人痴呆症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中国学者发文早期生活因素与40-69岁成人抑郁和焦虑的关联: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不母乳喂养、出生时母亲吸烟、多胎出生、低出生体重和被收养显著增加了成年期抑郁和焦虑的风险,早期生活风险因素越多,成年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