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选择适合者使用吡格列酮预防卒中
2019-02-26 杨中华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60%的近期卒中或 TIA 的非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最近结束的 IRIS 试验(卒中后胰岛素抵抗干预试验)显示对于近期卒中或 TIA 的患者,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能够降低24%的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
60%的近期卒中或 TIA 的非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最近结束的 IRIS 试验(卒中后胰岛素抵抗干预试验)显示对于近期卒中或 TIA 的患者,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能够降低24%的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然而,这种获益被对吡格列酮的3个不良事件减弱:体重增加,周围水肿和骨折。在这些不良事件中骨折最受关注,因为骨折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和康复。一些骨折,包括髋骨骨折,增加短期死亡和长期残疾的风险。而体重增加和水肿很容易被发现,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调整剂量或停药等进行逆转。
2019年1月来自美国的Catherine M. Viscoli等在 Stroke 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对 IRIS 试验进行了二次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开始吡格列酮治疗前的临床参数识别低风险骨折患者,以提高吡格列酮治疗的净获益。
IRIS 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纳入的患者未发病180天内的缺血性卒中或 TIA 患者,并且无糖尿病但是存在胰岛素抵抗,纳入的患者随机给予吡格列酮和安慰剂治疗。根据患者的特征,研究者制订了骨折风险模型。
这个骨折模型包括年龄、种族、性别、体重指数、残疾和用药史得分。对于服用吡格列酮的患者,低风险分层(低于平均得分)和高风险分层(>=平均得分)患者骨折风险的相对增加相似。然而,与高风险分层患者(吡格列酮 18%% vs 安慰剂 11.6%;ARD 6.4%;95% CI,3.2% to 9.6%)相比,低风险分层患者(吡格列酮 5.8% vs 安慰剂 4%;ARD 1.8%;95% CI,-0.7% to 4.4%)吡格列酮和安慰剂组的骨折绝对风险差异(absolute risk difference,ARD)更小。降低卒中或心肌梗死风险未受到骨折风险差异的影响(低风险患者 ARD, ?3.7%; 高风险患者 ARD, ?3.5%)。在低风险的患者中,每发生一次骨折吡格列酮能够预防2次卒中或心肌梗死;在高风险的患者中为0.5次。
最终作者认为这个简单的工具能够识别骨折低风险的患者。缺血性卒中或 TIA 后,骨折低风险患者使用吡格列酮能够获得更加的获益-风险效益。
原始出处:Catherine M. Viscoli, David M. Kent, Robin Conwit, et al. Scoring System to Optimize Pioglitazone Therapy After Stroke Based on Fracture Risk. Stroke. 10 Dec 2018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吡格列酮#
121 举报
很好的学习机会
147 举报
学习了,谢谢分享
119 举报
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12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