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肝病防控:乙肝管理数智化与肝癌早筛突破

2025-01-07 肝癌在线 肝癌在线 发表于陕西省

肝胆相照平台特别邀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孔媛媛教授,就上述难题进行深入剖析与专业解读。

我国肝癌形势严峻,深化肝癌预防策略,贯彻落实肝癌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仍是防治肝癌的重要措施,切实降低患者发病率与致死率,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亟待正视并全力攻克的重大课题。

然而,肝癌的早期筛查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诸如患者定期监测的依从性不足,以及筛查诊断技术在精准度与普及性上的局限性等,均成为制约肝癌早期发现与干预的瓶颈。为此,肝胆相照平台特别邀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孔媛媛教授,就上述难题进行深入剖析与专业解读。

 

问题一

肝胆相照

针对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相对较低的现状,您认为有哪些关键因素需要改进或加强? 

孔媛媛教授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中国肝癌最主要的病因,许多肝癌患者都有慢性HBV感染史,要提高对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需要关注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管理,包括早期识别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加强公众健康意识,特别是规范化慢性肝病的随访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即使仅采用现有的监测技术(如超声和AFP检测)定期随访,就能显著提升早期肝癌的检测率。

问题二

肝胆相照

当前数字技术在肝病领域,特别是在提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依从性和提高肝癌早期筛查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应用前景?

孔媛媛教授

在肝病的每个领域都用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举例来说,关于病人的管理,原来是医生对病人的管理,主要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现在是人工智能对病人的管理(或者说是对病人的关爱和教育),通过疾病监测判断病情是否进展。首先,在开始阶段通过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来推测高风险人群,原来医生可能电话通知患者来门诊随访,现在人工智能就可以发现问题,甚至有些人工智能提示说,存在某些问题,请你到医院或者到社区来进行筛查。其次,在诊断过程,同样有人工智能的参加,比如原来病理是病理科医生来染色分析,现在可能都有人工智能来分析;放射与超声同样有人工智能的软件来应用。

医学领域在发生巨大的突破和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于williamhill asia 医疗领域是一个新的重塑。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7031, encodeId=c81e224e031d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f29234192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乙肝#</a> <a href='/topic/show?id=370d81269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419, encryptionId=cf292341925, topicName=乙肝), TopicDto(id=81269, encryptionId=370d8126914, topicName=肝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an 08 00:12:05 CST 2025, time=2025-01-0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1-08 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陈新月教授:非活动性HBsAg携带人群的诊疗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进行了“非活动性HBsAg携带人群的诊疗进展”的主题汇报,肝霖君与您分享精彩内容。

乙肝到肝癌仅3步之遥!关于乙肝相关肝癌,这三大问题你必须掌握!

本文介绍从乙肝到肝癌三部曲,解答乙肝基础上肝癌的三个问题,包括是否长期抗病毒、抗病毒依据及低病毒血症处理,强调正确治疗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性。

推动乙肝“功能性治愈,葛兰素史克引领乙肝治疗新方向

中国是乙肝大国,尽管近年来感染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可观的患者“存量”亦对疾病防治带来巨大挑战。

大幅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这次由siRNA疗法完成,发表在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本研究旨在评估Xalnesiran单独或联合免疫调节剂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慢性HBV感染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柳叶刀》子刊:停药后持续“清除”乙肝感染24周,创新药助力功能性治愈

2 期临床试验表明,VIR-2218 联合 Peg⁃IFN-α-2a 治疗慢性乙肝安全可控,可促 HBsAg 下降及清除,部分患者清除效果持续,为乙肝功能性治愈带来希望。

NEJM:振奋人心!南方医科大学侯金林等提出乙肝治疗新策略,乙肝治愈率首次突破30%大关

该研究报告了小干扰RNA药物Xalnesiran联合或不联合免疫调节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结果。

沉默的杀手:警惕肝癌的悄然侵袭!

本文介绍两位乙肝肝硬化患者短时间患肝癌案例,阐述肝癌相关知识,包括高危人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防范措施,强调早筛查等可抵御肝癌,呼吁规范抗病毒治疗。

张文宏教授:乙肝功能性治愈,从概念到落地还有多远?

近期,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做《乙肝功能性治愈:从概念到落地还有多远?》学术授课,肝胆相照平台/感染前沿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数据阅独】2006-2018年我国乙肝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每年新发仍接近100万

2006-2018年我国乙肝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华南、华东地区呈上升趋势,且乙肝发病存在地域聚集性。2013年后乙肝患病率在华南地区最高,特别是广东省现累计患病人数超174万。

【AASLD2024速递】乙肝新药ALG-000184表现出极佳的抗HBV病毒活性

AASLD 2024 大会披露 ALG - 000184 研究进展,研究一显示其单药治疗初治 HBeAg 阳性和阴性患者有高病毒学抑制率,研究二表明其活性产物抑制 HBV DNA 并靶向 HBe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