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umatology (Oxford):我国学者揭示低尿pH男性痛风患者别嘌醇联合碱化治疗显著降蛋白尿及痛风发作,改善血脂且安全

2025-06-09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接受别嘌醇治疗的低尿pH男性痛风患者中,联合尿液碱化治疗可显著降低UACR,减少痛风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并改善TG和HDL-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痛风是一种以尿酸单钠(MSU)晶体沉积为特征的炎症性关节炎,低尿pH是其常见并发症(约76.2%原发性痛风患者存在尿pH<6.2),与慢性肾脏病(CKD)、肾结石及蛋白尿等肾脏损害密切相关。此外,低尿pH还与代谢综合征(MetS)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心血管风险。目前,降尿酸治疗(ULT)是痛风管理的核心策略,但尿液碱化在痛风治疗中的地位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接受别嘌醇治疗的低尿pH(pH<6.2)男性痛风患者中,联合尿液碱化治疗是否能改善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减少痛风发作或优化代谢指标。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门诊开展,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注册号:ChiCTR2100043573)。纳入18-70岁、符合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的男性患者(因女性痛风发病率低且需减少性别混杂),排除标准包括:入组前14天内使用过ULT或发生痛风发作、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²、血清尿酸(SU)<420 μmol/L、空腹尿pH≥6.2、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2倍及其他影响尿酸或尿pH的药物使用史。所有患者先接受14天洗脱期以停用降尿酸药物,随后启动别嘌醇治疗(初始20 mg/日,若SU≥360 μmol/L则增至40 mg/日)。根据患者意愿,部分患者加用柠檬酸盐混合物(含50%柠檬酸、10%柠檬酸钠、10%柠檬酸钾及20%碳酸钠,3.5 g/次,每日2次)进行尿液碱化(碱化组),其余患者仅接受别嘌醇(对照组)。随访每4周至12周,主要终点为12周时UACR,次要终点包括痛风发作频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eGFR、血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等。安全性评估包括不良事件(AEs)监测及实验室指标(如血电解质、转氨酶)变化。统计分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重复测量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多因素分析调整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共纳入38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206例,碱化组137例(343例完成12周随访)。两组年龄(45.7 vs 45.3岁)、BMI(27.4 vs 27.7 kg/m²)、基线SU(536.9 vs 538.5 μmol/L)、尿pH(5.53 vs 5.49)及合并症(肥胖、高血压、脂肪肝)等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

尿pH变化:对照组尿pH自第4周起较基线轻度升高(5.53→5.72,P<0.001),而碱化组自第4周起显著高于基线及对照组(5.49→5.98,P<0.001),12周时达6.00(5.75-6.24)。

主要终点(UACR):对照组UACR从基线2.21(1.90-3.33)g/mol升至12周4.68(3.52-7.91)g/mol(P<0.001),而碱化组从2.84(1.61-4.99)g/mol降至1.11(0.59-3.43)g/mol(P<0.001),组间差异显著(P<0.001)。调整年龄、BMI、痛风病程、eGFR等因素后,尿液碱化仍为UACR降低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2,95%CI:0.18-0.57)。

次要终点:

· 痛风发作:碱化组12周内痛风发作率(40.88%)显著低于对照组(62.14%,P<0.05),且频繁发作(≥2次)比例更低(12.41% vs 34.47%,P<0.001),平均发作次数(0.56 vs 1.03次/人)显著减少(P<0.001),疼痛VAS评分更低(5 vs 6分,P<0.01)。

· 代谢指标:碱化组12周时TG水平(1.48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72 mmol/L,P<0.01),HDL-C水平(1.29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5 mmol/L,P<0.001),但LDL-C、TC、BMI、血压及FBG无显著差异。

· 肾脏结局:碱化组尿尿酸排泄量(641.6 mg/d/1.73 m²)显著高于对照组(611.0 mg/d/1.73 m²,P<0.001),eGFR无显著差异(93.8 vs 93.6 ml/min/1.73 m²),但尿石清除率更高(63.64% vs 21.05%,P=0.020)。

安全性:两组不良事件(如转氨酶升高、高钾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仅对照组UOB阳性率略高(6.80% vs 1.46%,P=0.039),无严重不良事件。

 

根据碱化分组临床结局(部分) (A)基线及12周时的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B)第4周及12周时血清尿酸(SU)水平<360 µmol/L的受试者比例(C)第4周及12周时给予的非布司他

本研究显示,在接受别嘌醇治疗的低尿pH男性痛风患者中,联合尿液碱化治疗可显著降低UACR,减少痛风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并改善TG和HDL-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这些结果支持尿液碱化作为低尿pH痛风患者ULT的辅助策略,可能通过调节尿酸排泄、减轻炎症及改善代谢发挥额外获益。但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设计,样本量有限且随访时间较短,未来需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长期疗效及机制。

原始出处:

Wang C, Guo K, Dalbeth N, Sun M, Lu J, Chen Y, Zhang H, Wang X, Ji X, Li X, Sun W, Han L, Cui L, Liu Z, Ji A, He Y, Terkeltaub R, Li C. Impact of adding urine alkalization therapy to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 in gout management: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heumatology (Oxford). 2025 Jun 1;64(6):3509-3517. doi: 10.1093/rheumatology/keaf091. PMID: 39932882; PMCID: PMC1210705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535, encodeId=ee3e2268535a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9bbe1162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痛风#</a> <a href='/topic/show?id=28b7323421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别嘌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342, encryptionId=28b73234215, topicName=别嘌醇), TopicDto(id=71162, encryptionId=69bbe11620e, topicName=痛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n 09 09:35:49 CST 2025, time=2025-06-0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9 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Arthritis Rheumatol:我国学者揭示肥胖患者体重减轻速率与痛风发病及复发的关系

在奥利司他治疗下,体重减轻速率与痛风发病及复发风险呈负相关。

重大突破!白头翁苷B4精准打击痛风,揭秘其缓解关节炎的神秘力量!

文章探讨了B4在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机制及其保护作用。

Rheumatology (Oxford):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治疗痛风,心血管与血栓事件风险及痛风发作时间关联性研究

pegloticase治疗期间CV/TE事件发生率与普通痛风人群相当,且所有事件均发生于痛风发作后120天内,提示治疗相关痛风发作可能是CV/TE风险的触发因素。

ACR Open Rheumatol:Pegloticase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往单药治疗失败的痛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对于曾经单药Pegloticase治疗失败的痛风患者,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较差,且IR发生率较高。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北京城区男性饮酒行为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关联分析

本研究旨在分析评估北京市成年男性居民饮酒行为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的关联,为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痛风到底能不能吃豆制品?终于有了解释!

痛风患者常困惑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问题。虽豆类嘌呤含量高,但研究表明豆制品不会引发痛风,其促进尿酸排泄作用超嘌呤致血尿酸合成作用,还给出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饮食建议。

Rheumatology (Oxford):强化达标治疗提升痛风患者 5 年治疗依从性

接受强化达标治疗的痛风患者5年自我报告依从性较高(中位MARS-5=24),但非依从性(26.6%)与更频繁的发作及更低的sUA达标率显著相关。

Arthritis Res Ther | Epaminurad显著降尿酸:9 mg剂量4周达88.9%应答率,疗效可持续12周

Epaminurad在痛风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降尿酸效果,第4周sUA<0.36 mmol/L的应答率最高达88.9%(9 mg组),且疗效持续12周。

尿酸总降不下来?北大一院张卓莉团队:新药让74%中国患者尿酸达标,比例近乎翻番!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痛风患者使用多替诺雷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特征,或可作为新的降尿酸治疗选择之一。